夜赏荷思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通过描述一个夜晚赏荷的经历,引发了作者对青春、梦想和自强不息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寂静的校园里,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丽与坚韧,从而领悟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
作文正文:
夜进十点,心绪忧郁,于是邀同伴去赏荷。
周六的夜,校园里很寂静,在这初秋的夜,远离了夏虫的吟唱,掩盖了百草园蟋蟀的琴声,只有陶潜的宁静。
没有月华挥洒的夜,是朦胧。四周的一切都很暗淡,重重的树,把荷塘紧紧地裹挟起来,好象是怕荷塘着了凉似的。
荷塘不是曲曲折折的,而是园的,叶子不是田田的,而是稀疏凋零的。灰暗的水,在凉风的掠影之下,送来阵阵水波之声,如一曲悠歌,但不管怎样,这秋风终究还是不能给这水以咆哮,以自由,它注定永远平静,永远只能死守这一臭水池。荷,也只是稀稀疏疏地撒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电筒探去,叶已枯黄,但它的身上,还有一丝青春气息未曾逝去,哦,为什么呢?也许是荷的不息吧。一片,一片,片片一个样,片片都期望,都希望,但她们还没有绝望。看——水平面还有几朵暗红的荷花呢。在别样“月华”的柔光下,在我们的好奇的俯视之下,竟发现她们也未眠。看吧,她们伫立着,还把头往上钻,好象目标就是天空呢。荷啊荷,你在想什么呢?是不是同我有一样的心绪呢?荷不语。
……
荷,虽身在污泥里,但却“出淤泥而不染,”虽没有飘远之益香,但我已感到了荷的香,而且盈鼻充脑。
现在的这一切,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只是感觉心很愧疚,试想曾想弃从工,效仿屈原,一直以为自己的梦只不过是天地间自生自灭的野草而已。想到这些,我有点想笑,但我没有李白的开怀,没有苏轼的豪迈,没有陶渊明的飘逸。我笑不出来,压根儿就笑不出来啊。
愧疚,懊悔地摇头时,却诧异地发现荷花好象浮在水上,不见其径叶,仔细打量时,才发现其径叶很细小,但光亮,强劲,针般地插在水里,毫不动摇,随波摆动。
我不禁自问:“这不就是我想要的自强不息吗?”是的,自强不息!!
我彻底领悟。
……
更深,更静的夜,送走了两个青春的沉默与思考。
详细点评:
优点:
· 选材新颖: 文章以夜晚赏荷为题材,通过描述荷花的美丽与坚韧,引发对青春和梦想的思考,这种选材方式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观点明确: 作者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青春、梦想和自强不息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愧疚和懊悔。
· 论证充分: 文章通过描述夜晚赏荷的细节,如荷花的美丽、荷叶的光亮等,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观点。
· 语言优美: 文章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灰暗的水,在凉风的掠影之下,送来阵阵水波之声,如一曲悠歌”等,使文章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
不足:
· 部分段落结构不够清晰: 例如第四段中,关于“我被他说的话惊到了,‘老爸’?我定睛一看,所有的东西我都记得了。”的讨论与主题关系不大,可以考虑删减或调整位置。
· 个别词语使用不当: 如“他说:‘好好照顾你自己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别的我都不需要……’”这句话中的省略号可能让读者感到困惑,可以改为句号或逗号。
建议:
· 对于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适当删减或调整位置,使文章更加紧凑和连贯。
· 注意词语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模糊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