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登山扫墓:怀念太公、太婆与小爷爷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承载着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本文通过描写一家人登山扫墓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深切缅怀,以及未能尽孝的遗憾之情。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扫墓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承诺。作文正文:
今年又逢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我、弟弟、爸爸和妈妈还有奶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走一段路,终于到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花和花篮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
我们拜完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又再次向他们拜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心里想:以后,我每年都来!
详细点评 :
优点:
1.情感真挚,细节动人:
· 文章开篇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简洁明了地交代了事件背景。
· 描述扫墓过程时,作者运用了多个细节描写,如“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以及“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花和花篮上”,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扫墓的庄重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肃穆与哀思。
· 作者对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从“肃然起敬”到“依依不舍地离去”,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2.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
· 文章语言自然流畅,句式长短结合,富有节奏感。例如,“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一个九十度的躬”,这句话简洁有力,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敬意。
· 作者运用了排比句式,如“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遗憾与无奈。
3.主题明确,结构清晰:
· 文章围绕清明节扫墓展开,主题明确,结构清晰。从出发到扫墓,再到烧纸钱,最后离开,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 作者在结尾处表达了对未来的承诺,“以后,我每年都来!”,呼应了开头,升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不足与建议:
1.情感表达可以更加细腻:
· 虽然文章整体情感真挚,但在某些地方可以更加细腻。例如,在描述对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怀念时,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回忆或故事,使情感表达更加具体和生动。例如,可以回忆太公、太婆或小爷爷生前的一些趣事或教诲,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2.描写可以更加丰富:
· 文章对扫墓场景的描写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嗅觉方面,可以加入一些听觉和触觉的描写,使场景更加立体。例如,可以描写风吹过山林的声音,或者触摸墓碑的感觉,这样可以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结尾可以更加升华:
· 文章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承诺,但可以更加升华。例如,可以加入一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或者对亲情的感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例如,可以这样结尾:“清明节不仅是一个缅怀亲人的日子,更是一个让我们反思生命、珍惜当下的时刻。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让爱与温暖永存心间。”
具体建议:
1.增加细节描写:
· 在描述扫墓过程时,可以加入一些对亲人的回忆或故事,使文章更加生动。例如,可以回忆太公、太婆或小爷爷生前的一些趣事或教诲。
2.丰富感官描写:
· 在描写扫墓场景时,可以加入一些听觉和触觉的描写。例如,可以描写风吹过山林的声音,或者触摸墓碑的感觉。
3.升华主题:
· 在结尾处,可以加入一些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或者对亲情的感悟。例如,可以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总结这篇文章以清明节扫墓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深切怀念。文章语言流畅,结构清晰,主题明确,但在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通过增加细节描写、丰富感官描写和升华主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立体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