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孔雀园之春游记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春游经历为脉络,叙述了前往江南孔雀园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孔雀的优美姿态描写到对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吁,再到参观华罗庚纪念馆,展现了一次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春游活动,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喜爱与思考。

作文正文:

今天一大早,便下起了小雨,可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激动无比的心情,因为今天我们去春游。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个个兴高采烈。经过了漫长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江南孔雀园。同学们迫不及待的下了车,来到了孔雀园,都不由被眼前的孔雀惊呆了!“看这些孔雀,真漂亮!”海洋叫了起来,随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浑身洁白的没有一丝污点的雌孔雀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正轻轻的啄食着食物,显得娇小玲珑“真漂亮!”我不由得发出了感叹。“看着只!”高嘉成叫到,只见一只蓝黑相间,毛色鲜艳的发亮的雄孔雀正像一位绅士一般,正在地上踱步,只见他翅膀上的肌肉正在强健的收缩着,显得强壮有力,最有趣的是他的眼边的一圈黑毛,像给它戴上了一副眼镜,它的尾巴长长的托在身后,上面有许多花纹,一圈黑的,一圈黄的,好似无数双小眼睛。随后,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孔雀,有的在梳理皮毛,有的在休息……正所谓千姿百态!我知道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捕猎这些美丽的动物,我想:动物也是有生命的,我坚信,它们也是有感情的,也会开心、愤怒和流泪,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保护野生动物,不再捕杀它们!随后,我们还去了华罗庚纪念馆参观,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归程。

美丽的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让我们细心观察,留心观察,留心发现,去找到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详细点评 :

优点:

主题清晰,结构完整:文章围绕春游展开,先写前往孔雀园途中的期待与欢乐氛围,接着详细描述在孔雀园内看到各种孔雀的姿态并由此引发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思考,最后提及参观华罗庚纪念馆后结束行程,整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春游的全过程。

· 描写生动,善用修辞:在描写孔雀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一位浑身洁白的没有一丝污点的雌孔雀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正轻轻的啄食着食物,显得娇小玲珑”,将孔雀比作少女,形象地写出其美丽与娇小;“它的尾巴长长的托在身后,上面有许多花纹,一圈黑的,一圈黄的,好似无数双小眼睛”,把孔雀尾巴上的花纹比作小眼睛,生动地描绘出尾巴的独特与绚丽,使孔雀的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情感真挚,寓理于景:作者在欣赏孔雀园美景的过程中,不仅表达了对孔雀的喜爱之情,还因想到有人捕猎野生动物而发出保护它们的呼吁,将情感与道理融合在景物描写之中,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关爱和思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不足:

语言表达欠精准:部分语句存在用词不当或表述不准确的问题,例如“都不由被眼前的孔雀惊呆了”,“都不由”应改为“不由得”;“他翅膀上的肌肉正在强健的收缩着”,“强健”一般形容身体强壮,此处形容肌肉收缩用“有节奏”之类的词汇会更准确。

· 描写稍显单一:对孔雀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外形上,如颜色、姿态等,对于孔雀的叫声、动作的细节变化等方面描写较少,可多角度描写以丰富孔雀的形象。在描写其他场景如华罗庚纪念馆时,描写也较为简略,未能充分展现其特色。

· 过渡不够自然:从孔雀园到华罗庚纪念馆的过渡较为生硬,缺乏连贯性的表述,使文章在结构上略显突兀。

建议:

锤炼语言:仔细检查文章中的用词和语句,修正错误的表达,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可以多阅读一些优秀的写景作文,学习如何精准地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 丰富描写:在描写孔雀时,增加对其叫声、与其他孔雀互动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如“它偶尔发出的咕咕声,仿佛在向同伴炫耀自己的美丽”,使孔雀的形象更加立体。对于华罗庚纪念馆,可以详细描写馆内的陈列布局、珍贵的展品以及自己参观时的感受,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纪念馆的意义和价值。

· 优化过渡:在从孔雀园转到华罗庚纪念馆的部分,添加一些过渡句,比如“告别了美丽的孔雀园,我们带着对自然的感悟踏上了前往华罗庚纪念馆的旅程”,使文章的衔接更加自然流畅,增强整体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