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梦:孔乙己的悲惨谢幕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拖着残破身躯来到咸亨酒店,在众人的嘲笑中饮下苦酒。离开后,他又遭遇闲汉的羞辱,满心绝望。回到破败窝棚,他在梦中实现了飞黄腾达的幻想,然而次日,人们却发现他带着微笑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 。

作文正文:

孔乙己被打折腿后,来到咸亨酒店,早已不成人形,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他要了一碗酒,在众人的笑声中喝完了酒,坐着用手慢慢走出门去。

门外,一只狗狂奔过来,绊了他一下,他身子歪了一下,用枯竹般的手艰难地稳住了。几个闲汉一下聚拢来,其他的人也都围过来。“孔乙己,三条腿是偷东西留下的纪念吧!”“孔乙己,书能当饭吃么?”“老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的黄金屋呢?颜如玉呢?”“你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高在哪里呢?”人群里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哄笑声,如鸭鸣,似牛哞。孔乙己的脸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继而面如土灰。他绝望地闭上双目,一行浑浊的老泪滑落在沟壑纵横的面颊上。人群在笑声中走散了。孔乙己用两只沾满了泥的手,边爬边冲着散去的人影高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回到破败的窝棚里,他仰面八叉地横躺在木板床上,细细地回味着酒香。不一会,便入了梦。他梦见自己身着华丽的二品官服,两旁侧立着大群的`奴婢差役,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他满脸春风,正学着长衫主顾们逍遥自在的吃喝相,品味着美酒佳肴。忽听门仆来报:“孔老爷,丁举人前来拜访。”只听得孔乙己懒懒答道:“哪个丁举人?”门仆一巅一巅走上前来,附在老爷耳旁低语:“就是从前欺负老爷的那个丁举人。”提起丁某,他不由怒火中烧。“这个混 蛋,他来何干?”正待发作,不料来人却径向他走来,满面含笑,又是拱手又是作揖,朗声道:“恭喜孔老爷,还望您老高抬贵手,大人不计小人过……”说着指示下人抬进两大箱白花银,嗫嚅着说:“微薄心意,不成敬意,望乞笑纳!”孔乙己原想发作一番,以泄当年之恨,无奈看到满满两大箱银子,旧时之怨竟全跑到九霄云外去了,随即露出含笑的温情。

次日早上,一缕阳光直射进窝棚里,鲁镇的众乡邻发现了身子早已冰凉的孔乙己,他正直挺挺的躺倒在那张破木板床上,脸上还挂着一丝微笑……

详细点评 :

· 优点

· 延续原著风格与人物命运:文章延续了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惨命运,通过被打折腿后在咸亨酒店的遭遇,以及后续众人的嘲讽,进一步强化了其悲剧色彩,符合原著对社会底层知识分子的刻画基调 。

· 情节设计富有张力:现实中的悲惨遭遇与梦境中的辉煌形成强烈对比,如现实中孔乙己 “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手慢慢走出门去” 的凄惨模样,和梦境中身着二品官服、接受丁举人奉承的场景反差巨大,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 人物刻画细腻: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生动,如 “脸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继而面如土灰”“绝望地闭上双目,一行浑浊的老泪滑落在沟壑纵横的面颊上”,将他面对众人羞辱时的羞愧、绝望展现得淋漓尽致;梦境中 “露出含笑的温情”,也体现出他内心对地位、尊严的渴望 。

· 不足

· 语言表达粗糙

· 部分表述口语化且不够精炼,如 “一只狗狂奔过来,绊了他一下”,可改为更具文学性的表达;“一行浑浊的老泪滑落在沟壑纵横的面颊上” 中 “老泪” 与 “浑浊” 语义稍显重复。

· 比喻用词不够精准,“人群里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哄笑声,如鸭鸣,似牛哞”,将哄笑声比作鸭鸣、牛哞,未能很好地体现出嘲笑的尖锐和恶意,且比喻稍显生硬。

· 情节推进仓促

· 从现实到梦境的转换过于突兀,缺乏过渡,如 “回到破败的窝棚里,他仰面八叉地横躺在木板床上,细细地回味着酒香。不一会,便入了梦”,没有任何铺垫,直接进入梦境,使读者阅读时产生断裂感。

· 孔乙己在梦境中面对丁举人态度的转变过快,“原想发作一番,以泄当年之恨,无奈看到满满两大箱银子,旧时之怨竟全跑到九霄云外去了”,心理变化缺乏细腻的描写和合理的过渡,显得人物形象有些单薄。

· 主题挖掘不够深入:文章更多停留在对孔乙己悲惨遭遇和梦境的叙述上,对于造成其悲剧的社会根源、人性的冷漠等深层次主题,缺乏进一步的思考和揭示,未能达到原著那种深刻的批判力度 。

· 细节描写不足:对环境描写较少,无论是咸亨酒店的场景,还是孔乙己破败的窝棚,都没有细致的刻画,难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氛围;对于人物的动作描写也较为简略,如孔乙己 “坐着用手慢慢走出门去”,可进一步细化其艰难移动的过程。具体建议1. 优化语言表达

· 精炼语句,如将 “一只狗狂奔过来,绊了他一下” 改为 “一只野狗突然窜出,狠狠撞在他羸弱的身躯上”;修改重复表述,“一行浑浊的老泪滑落在沟壑纵横的面颊上” 可改为 “一行浑浊的泪水,缓缓滑落在布满沧桑的面颊上” 。

· 改进比喻,如 “人群里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哄笑声,如尖锐的匕首,直刺孔乙己早已破碎的心”,使比喻更贴合嘲笑带来的伤害。

2. 完善情节过渡

· 在进入梦境前增加铺垫,如 “孔乙己躺在冰冷的木板床上,身上的伤痛与心中的屈辱交织。他望着破旧的屋顶,意识渐渐模糊,在半梦半醒之间,仿佛回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理想世界’” 。

· 细化孔乙己在梦境中对丁举人态度转变的过程,加入更多心理描写,如 “孔乙己怒目圆睁,正要开口呵斥,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那两大箱白花花的银子上。他喉咙动了动,曾经被打折腿的剧痛似乎也不再那么清晰。过往的仇恨与眼前的财富在心中不断拉扯,最终,那渴望已久的尊严与地位,让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了微笑”。

3. 深化主题表达

· 在结尾部分,可适当加入议论或抒情,如 “孔乙己带着微笑死去,那笑容背后,是一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无情碾压,是人性冷漠结出的恶果。他至死都未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而那些嘲笑他的人,又何尝不是封建制度下麻木的牺牲品” ,以此深化文章主题。

4. 丰富细节描写

· 描写环境,如咸亨酒店部分可增加 “咸亨酒店内,弥漫着酒气与饭菜的混杂味道。昏暗的灯光下,酒客们推杯换盏,不时传来粗俗的笑骂声。柜台后的掌柜,眼神中满是算计,冷冷地打量着这个狼狈的身影”;窝棚部分可写 “破败的窝棚里,四处漏风,屋顶上的茅草早已所剩无几。一张摇摇欲坠的木板床,铺着破旧的草席,散发着一股霉味” 。

· 细化动作描写,如 “孔乙己用那双瘦骨嶙峋的手,紧紧抠住地面,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艰难地挪动着盘在蒲包上的双腿,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 。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