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双花水库趣事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今日,我与小徐、小常及母亲一同前往双花水库游玩。途中,我满心自豪地分享往昔在水库的经历,引得他俩好奇满满,一路询问不停,只弄得我晕头转向,一句“去了你就知道”搪塞过去。好在沿途风光旖旎,金黄油菜花、鲜嫩小草芽、清澈河流与辛勤耕作的人影,交织成一幅春日画卷,为这趟旅程添了几分惬意。作文正文:
今天,我和小徐,小常,还有我妈妈,一起去双花水库玩。在路上,我向他们不断的炫耀以前我在双花水库的经历,他们听的津津有味,特别是那句:“我们在小溪里抓螃蟹。”,激起了他们两个的兴趣,都是左一问,右一问,弄得我头昏脑胀,只好答了一句:“去了你就知道。”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还看着外面的风景,那黄黄的'油菜花,还有那刚长出来的小草嫩芽,还有清清的河流,还有三五成群地在那里耕种的人们……
行驶了许久,我们下了车。我们往前走了一会,看见了一座高山上种着好几块田,那田好像一块绿色的地毯铺在山坡上。
我们继续往上走,公路盘曲而上,环绕着山打转转,把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我最先跑上去,一看就兴奋的大叫:“是湖,大湖!”小常,小徐听到叫声立马赶过来,惊奇的张大了嘴巴。“那小溪在哪?”小常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说:“就在那里边,我用手指着大湖。“那我们赶紧走吧。”小徐说。
我们往里走,那些树很多,有松树,有兰竹,还有许许多多的树木,我说不出来的树木。风一吹来,树木就摆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摇头晃脑在背诗一样。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我看到了一座桥,桥的旁边有许多人在那里烧烤!我高兴的大叫:“就是这里,就是这里。”小徐和小常一看,高兴的乱跳。我们把鞋子,袜子一拖,哇噻,好凉快,那种炎热感立即消失的无形无踪了。小常迫不及待的进了水,可是他没有料到水竟然这么冷,脚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我提醒他们要注意青苔,可是小常总是有一点心不在焉,所以总是头重脚轻,即使是每次有惊无险,也很令人担心。……
春游,真好玩!
详细点评 :
优点: 叙事清晰,条理分明:作者以出游行程为线索,从出发在路上、抵达目的地、登山观湖,再至发现烧烤处下水玩耍,层层递进,将春游经历完整呈现,读者能轻松跟随文字领略全程,如临其境。像“行驶了许久,我们下了车。往前走了一会……继续往上走……”这类表述,清晰勾勒出游览轨迹,让故事有条不紊地展开。 · 写景生动,画面感强:在景色描写上颇具功力,善用色彩词与形象比喻,如“黄黄的油菜花”“绿色的地毯”,还巧用拟人手法“风一吹来,树木就摆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摇头晃脑在背诗一样”,赋予自然景物灵动活力,使读者脑海中自动生成春日美景图。 · 语言平实,富有生活气息:行文简洁自然,用词贴近口语,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像“我提醒他们要注意青苔,可是小常总是有一点心不在焉”,日常对话般真实,极易引发读者共鸣,仿佛置身春游队伍中。 不足: 部分情节刻画简略:例如发现螃蟹溪流后,仅简单提及“我用手指着大湖”,对于抓螃蟹这一勾起众人兴趣点的具体过程毫无描述,略显可惜,错失丰富故事内容的机会。 · 人物描写单薄:虽提及小徐、小常与妈妈,但除小常下水遇冷反应外,对三人性格、神态、动作等缺乏细腻刻画,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立体,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结尾仓促平淡:春游趣事意犹未尽,结尾却戛然而止于“春游,真好玩!”三句感叹,没有总结升华或延伸情感,读罢余韵不足。 具体建议: 丰富关键情节:阐述螃蟹溪流时,可详细回忆抓螃蟹的手法、趣事,比如“我记得那时,轻轻搬开溪边的石头,小螃蟹仓皇逃窜,我眼疾手快,一下就扣住它的壳,那滑溜溜、挣扎的模样太有趣了”,增添故事趣味性。 · 深化人物塑造:描写小徐、小常和妈妈时,融入细节,如小徐听到抓螃蟹故事时“眼睛放光,不时追问细节,兴奋得脸颊通红”,凸显人物性格;妈妈则可写“妈妈在一旁微笑着倾听,偶尔插上几句过往见闻,眼神里满是温柔”。 · 优化结尾方式:结尾处可拓展感悟,如“夕阳西下,我们拖着微酸的腿踏上归途,但双花水库的春日美景、伙伴间的欢笑打闹,都已深深印在心底,成为温暖记忆,期待来年,再次赴这场春日之约”,升华情感,让文章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