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净月潭:抵制乱扔垃圾,守护环境之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五一劳动节,本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时机,作者和妈妈前往净月潭散步却遭遇了垃圾污染的景象,由此引发对乱扔垃圾现象的思考与呼吁,强调了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的重要性

作文正文:

五一劳动节,人们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休闲娱乐,缓解工作的劳累。我和妈妈则一起去净月潭散步。

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走入公园大门。我们在说笑间来到了荷花垂柳园,一些不该有的垃圾映入我的眼帘。草地上的垃圾星罗棋布,砖地上的果皮纸屑也东一块西一块,天空中飞舞的食品包装袋哗哗作响,给我的好心情泼了一盆冷水。

“唉呀!”就当我向远处眺望时,天空中飞来了一个垃圾袋,要不是我躲闪及时,准会变成“包装人”!我气愤地想:现在的人乱扔垃圾,真没教养!

走到潭边,潭水荡漾起伏着,但飘来的塑料瓶又打破了一切的美好。这些塑料瓶在水波中一起一伏,若隐若现。随塑料瓶而来的还有塑料袋、雪糕包装等白色垃圾。“惊涛拍岸,卷来塑料袋!”我不禁感叹道,“这些垃圾会污染多少干净的水,会害死多少鱼呀!”乱丢垃圾真不好!

“儿子,你知道乱丢垃圾的坏处吗?”妈妈问。我点点头说:“当然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水、泥土。塑料袋不易被腐蚀,动物吃了会停止呼吸直至死亡。还有,随随便便地扔垃圾会让清洁工人增加劳动量!”“说得对,这样做还会被别人耻笑。同时会让净月潭在人们心中的位置大打折扣。”妈妈语重心长地说:“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感染周围的人。”

现在的环境已被无知的人们污染得很严重了,再不挽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开始,不乱扔垃圾,还自己一片蓝天,还自己一片净土!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1. 主题明确且积极:文章紧紧围绕在净月潭散步时遇到的垃圾污染问题展开,通过描述所见所闻,深入探讨乱扔垃圾的危害,如污染水和泥土、危害动物生命、增加清洁工人负担以及破坏景区形象等,最后呼吁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主题突出且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引起读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使读者意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

2. 情景交融,感染力强:作者在描写净月潭景色时,如“在明媚的阳光下,我们走入公园大门。我们在说笑间来到了荷花垂柳园”,通过对阳光、荷花垂柳等美好景象的描绘,为后文垃圾出现时的反差奠定了基调,使读者更能深切感受到垃圾对美景的破坏程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同时,在描述垃圾乱象时,“草地上的垃圾星罗棋布,砖地上的果皮纸屑也东一块西一块,天空中飞舞的食品包装袋哗哗作响”,生动地展现了净月潭被垃圾污染的严重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更容易接受作者后续关于保护环境的呼吁。

3. 对话运用自然:文中通过母子之间的对话来推进对乱扔垃圾现象的讨论,如“‘儿子,你知道乱丢垃圾的坏处吗?’妈妈问。我点点头说:‘当然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水、泥土……’”这种对话方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避免了单纯的说教,让读者在阅读对话的过程中,自然地了解到乱扔垃圾的各种危害,同时也体现了家庭教育在培养环保意识方面的作用。

(二)不足

1.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整体语言较为平实、朴素,在词汇运用和修辞手法的使用上有一定提升空间。例如在描述景色和垃圾污染时,可以使用一些更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画面感和情感色彩。如“天空中飞舞的食品包装袋哗哗作响”可改为“天空中,食品包装袋如失控的幽灵般飞舞,发出哗哗的哀号”,这样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2. 深度挖掘略有不足:文章主要侧重于对乱扔垃圾现象的表面描述和危害阐述,对于如何从更宏观或更深层次的角度去解决环境问题,除了简单提及“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开始”外,缺乏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例如可以结合社会现状、环保政策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延伸分析,使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3. 段落结构可优化:文章段落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在从景色描写转换到垃圾污染问题讨论时,缺乏自然流畅的衔接语句。比如在描述完荷花垂柳园的垃圾情况后,直接进入对潭边垃圾的描写,中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过渡性语句,如“不仅荷花垂柳园,潭边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这样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

具体建议

1. 提升语言美感:在描写景色时,可运用更多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如“净月潭宛如一面巨大的翡翠镜子,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似在诉说着这片水域的宁静与美好。”描写垃圾污染时,“那散落在草地上的垃圾,如同丑陋的伤疤,无情地践踏着大地的肌肤;砖地上的果皮纸屑仿佛是一群贪婪的蛀虫,肆意侵蚀着这片土地的整洁;而天空中飞舞的食品包装袋,就像恶魔的使者,张牙舞爪地破坏着这片纯净的天空。”这样能使文章的语言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2. 深化主题内涵:在阐述乱扔垃圾危害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环境保护的社会意义和长远影响。可以提及环保政策的实施、环保组织的活动以及对个人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等方面。例如,“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旨在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力度。然而,环境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只有当每个人都真正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这美丽的大自然。”通过这样的拓展,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和全面。

3. 优化段落结构:在段落之间增加过渡性语句,使文章的连贯性更强。比如在写完公园大门的景色后,进入荷花垂柳园描写前,可以添加“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荷花垂柳园,本以为是一处静谧优美的所在,却未曾想……”这样的过渡语句,使文章在不同段落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流畅,逻辑关系更加紧密。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