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埠街租房生活的眷恋与窗外景致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于商埠街租房生活七年,即将搬离,对此处充满不舍。文中着重描绘租房周边及窗外景色,从热闹的商埠街到西岭、少室山脉等,展现四季不同景致,最后表达对嵩山这一“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的喜爱与赞美。
作文正文:
在商埠街租房生活了七年,盼望着明年就可搬新家。不免有点儿依依不舍的感情。
新家设计没得说。住的宽敞、地理位置可心。就是窗外肯定看不到青山了,窗外是一片天空和高高的楼房。
租房东阳台外是热闹非凡的商埠街。平日里如集会一般。到了腊月,那才是人潮涌动人山人海。刚学会开车的人在这道街上走一趟,对登封城其它街道就不必害怕了。租房西窗外是老县委大院,三层楼房破旧不堪。红砖砌成的烟囱有五层楼高。两颗低矮粗壮的`塔松没有了树尖,树形长得像迎客松,枝丫已经罩着老餐厅平房的一部分。冬天,树下的平房上会卧着一只黄色的猫。在暖洋洋的.晒太阳。灰雀会在平房上飞来飞去。偶尔还有喜鹊站在平房上停留。稍远处是墨绿色的西岭,那里植满了柏树,依稀还会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放眼远望,是少室山脉。它在蓝天映衬下变成了深蓝色,山体无规律露着些白色石岩。
傍晚,太阳落山,山体暗下来。余光给山脊铺了一片暖色底板。
晚上,还会看到音乐大典忽明忽暗的灯光。明起来,可以看到灯沿山脊而亮。暗下来,近山和远山重叠在一起,山更厚重。
有时,夏日的乌云把山给罩住,只看到窗外几十米远的树。
有时,白云给山戴上了帽,那匀称细腻的白,厚厚的似锦被,下边镶了一道黑边。像被凛冽寒风吹过的积雪留下杰作一样。
有时,轻纱似的白云给山披上,像给青山戴上了哈达。
有时,白云缠着山腰,在微风作用下,似天女在舞动,给山带来了灵性。
有时,白云从山根处向上升腾。山顶天蓝色,显得格外净。
有时,云雾迷蒙,山体朦朦胧胧。
我想起“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来。何等气魄!何等深度!何等厚重!何等意境!透过窗户,看到了无限景致。感受到四季的风,看到花落花开,看到日出日落,看到月挂枝头,看到月明星稀,看到繁星眨眼,看到繁华街景,看到人山人海,看到川流不息,看到霓虹灯闪烁。看到嵩山四季轮回中不断变换着脸,春天披上绿衣,夏天蓊蓊郁郁,秋天红叶耀人,冬天白雪蔽体。
嵩山,你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朋友!
详细点评:
优点:
内容丰富,素材多样:围绕租房生活所见,涵盖街道、建筑、自然景色(如山、云等)以及不同季节变化,多方面展现生活环境,使读者能全面感受到作者所处空间的特点与魅力。例如对商埠街热闹场景、老县委大院景象以及四季中山景的不同呈现,都描写得较为细致。
善用修辞,增添文采: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让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如“两颗低矮粗壮的塔松没有了树尖,树形长得像迎客松,枝丫已经罩着老餐厅平房的一部分”,将塔松比作迎客松,“罩着”一词赋予其人的动作,使画面感更强;“白云给山戴上了哈达”把白云比作哈达,形象地表现出白云的形状与山的关系。
引用诗句,升华情感:引用“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契合文中窗外有山的景色描写,更增添了文化底蕴与意境,借此表达出对窗外景色的欣赏与对生活场景的热爱,提升文章的格调。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以租房生活为背景,按照空间顺序先介绍周边环境,再重点描述窗外景色,最后抒发对嵩山的情感,逻辑连贯,层次清晰,使读者能够跟随作者的视角逐步深入了解其生活场景与内心感受。
不足:
部分表述较口语化:如“刚学会开车的人在这道街上走一趟,对登封城其它街道就不必害怕了”,语句较为随意通俗,可进一步优化语言表达,使其更具文学性。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在“租房西窗外是老县委大院,三层楼房破旧不堪。红砖砌成的烟囱有五层楼高。”这里,“有五层楼高”是对“烟囱”的补充说明,中间的句号应改为逗号,使句子表意更完整连贯。
描写详略可更优化:对于一些次要景物描写略显拖沓,如对老县委大院的描述,可适当精简文字,突出重点景物,如对山和云的描写可更加细腻深入,以更好地突出窗外景色的独特与魅力。
建议:
优化语言表达:将口语化表述改为书面语,例如“刚学会开车的人在这道街上走一趟,对登封城其它街道就不必害怕了”可改为“初习驾驶者驾车驶过此街后,便无需再畏惧登封城的其他街道”。
规范标点使用:仔细检查全文标点符号,根据句子的逻辑和语法关系正确使用。如上述例子中,将“有五层楼高。”改为“有五层楼高,”。
调整描写详略:减少对老县委大院等次要景物的篇幅,将更多笔墨用于描绘窗外核心景色——山和云。比如在描写山时,可以增加不同季节下山体颜色、纹理等细节;描写云时,进一步刻画其动态变化以及对山的映衬效果,使文章重点更突出,更能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