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芬芳——那片树林的秘密基地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以人生之路的感慨开篇,引出对童年与小伙伴在树林中玩耍的回忆,着重描述了“秘密基地”的景象以及在那里发生的趣事,表达了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那片树林和未知树名却令人难忘清香的深深眷恋。
作文正文:
人生这条路,似乎很长,又似乎很短。路上,会见到各种景色,各种人。这条路只能向前走,不能向后退。回望那已经走过的路,恍惚间,我似乎又闻到了那缕芬芳……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很爱东串西串,在离家挺远的地方发现了一片树林,树叶很茂密,树干又高,树底下一片阴凉。我们几个很是开心,发现了这么一个“风水宝地”。
伙伴们坐在地上,开心地玩着游戏。嬉戏声与树叶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虫鸣叫着为这“交响曲”伴奏。偶尔一阵轻柔的微风,传送着一缕淡淡的清香。
从那次以后,我们经常去那玩耍,把那里视为“秘密基地”,让我们几个“地下党”会面。
记得有一次,好像是假期里的一天吧,我们几个一吃完午饭都去“秘密基地”了。我们还把作业、水和零食带去,做好了玩一下午的准备。
我们坐在树根下一边乘凉,一边聊天,也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一直想问的话:“这里好香呀!这树是什么树呀?开花了吗?”几个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树。抬头望去,树叶里似乎藏着小小的白点,风一吹过,就会从树上缓缓地落下,那是树的.花。
玩着玩着竟觉得困了,微风习习中还带着一股清香,就连不睡午觉的也有了困意。我们几个或挨着树根靠着,或直接躺地上,也没人说话,不知不觉都睡着了。
我是第一个醒来的,见天色晚了,连忙把伙伴们都给叫醒,我们几个匆匆忙忙跑了回去。家长们已经在找了。见到我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询问我们去了哪里,我们相视一下笑了,乱说几句糊弄了过去。
至今我还记得那一股清,只可惜仍未知那树的名字。树已不在了,可那芬芳般的清香已经留在我的记忆里,陪伴着我的成长。
详细点评:
优点:
主题明确:围绕童年在树林中的“秘密基地”展开,将故事中的人物、情节、情感等都紧密围绕这一主题,使文章条理清晰,中心突出。
描写细腻:如对树林环境的描写,“树叶很茂密,树干又高,树底下一片阴凉”“嬉戏声与树叶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虫鸣叫着为这‘交响曲’伴奏。偶尔一阵轻柔的微风,传送着一缕淡淡的清香”,生动地勾勒出树林的清幽和孩子们玩耍的欢乐场景,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平实自然:文字通俗易懂,用简单质朴的语言讲述童年故事,与文章的主题和风格相契合,给人以亲切之感,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童年旧事。
结构完整:从发现树林的喜悦,到在树林中玩耍的过程,再到后来树已不在但记忆犹存的感慨,叙事完整,首尾呼应,体现了较好的篇章结构。
不足:
语言表达稍欠文采:整体语言较为平实,在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时,修辞手法运用较少,如“抬头望去,树叶里似乎藏着小小的白点,风一吹过,就会从树上缓缓地落下,那是树的.花”,虽有简单的描写,但整体语句多为平铺直叙,文采稍显不足。
情节连贯性欠佳:在描述各个事件时,过渡相对生硬,例如从第一次去树林到假期去树林的衔接不够自然流畅,影响了文章的节奏感。
情感深度可挖:文章主要停留在对童年玩耍场景的描述,对于“这片树林对我的意义”这一情感主题,可以在结尾处进一步升华,如探讨这片树林对自己性格、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等,使文章内涵更丰富。
具体建议:
增添文采:在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时,适当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比如描写树林景色时,可以这样写:“树林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撑起一片阴凉的天空,树叶像是一群调皮的孩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欢笑声。”
优化过渡:在不同事件的段落之间,增加一些过渡性语句,使文章更加连贯。例如在第一次去树林和假期去树林之间,可以加上“那片树林就像一块磁石,不断地吸引着我们。还记得那次假期……”,让情节的发展更加自然流畅。
深化主题:在结尾处添加一些对树林对自己成长影响的感悟,比如“那片树林,它不仅是我童年的乐园,更是我心灵的避风港。那些在树林中度过的日子,教会了我珍惜友谊、热爱自然,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怀揣着这份美好勇往直前。”通过这样的表述,进一步升华文章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