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小河——童年的欢乐源泉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围绕家乡小河展开,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描绘了小河在不同季节里带给“我”和小伙伴们的各种欢乐场景,展现了小河对作者童年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一篇充满温情与怀旧色彩的散文。

作文正文:

家乡的小河是我童年时的乐园。回忆当时那些画面,就犹如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一个个色彩艳丽的万花筒,展现在我的眼前。

春天时,小河边繁花盛开,五颜六色。我们女孩子总喜爱用那几束花编成一个又一个的花环。在那时,这就是我们的梦想。编好之后,总是去演那些故事中的公主,渴望穿上华丽的衣服,在故事中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尽管在当时我们只有破旧的衣服和并不精致的花环,但并不妨碍我们去编织梦想。

夏天时的小河,是最热闹的时候。三伏前后,河里满满的都是人。我们举行潜水比赛,在水里鼓着像金鱼的腮帮,互相挤眉弄眼。谁也不肯让谁。游泳过后去拿自制的捕网。放在水中,捞呀捞,捕呀捕。捕到后,对自己的鱼不满意的,便去与要好的同伴交换。“我的三条草鱼,换你一条鲫鱼,可不可以?”“好吧,给你。”说话声中夹杂着恼怒与欣喜。反正不管怎样,那天晚上一定能闻到家家户户都传来的一股鱼香味。

秋天时的小河边,有一棵栗树。我们背着篓筐,争先恐后地去叫小伙伴们。阿强是我们当中最强壮的,他灵活地爬上树,用杆子去打挂在树梢上的栗子。“噼噼啪啪”掉下来的栗子砸在我的背上,虽然很疼,但喜悦充斥于内心。大家你抢我的.,我抢你的。争先恐后,恐怕自己捡到的栗子少。这一片都被我们的欢笑与喜悦感染了,小河依然唱着欢乐的歌,为我们奏响欢乐的乐曲。

冬天的小河结了冰,我们家乡比较寒冷,因此冰比较厚。因此我们就用木板上面系个绳来做我们的滑冰鞋。儿时的我们,喜欢寻求刺激,总是喜欢猛地从高处向低处溜冰。尽管几乎每次都与大地亲密接触,但欢乐的笑声仍回荡在小河边。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一缕芬芳,它温柔了我的岁月,使我的童年生活丰富多彩。

详细点评:

优点:

结构清晰:以四季为脉络组织文章内容,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跟随作者的思绪,领略小河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易于理解和把握文章整体内容。

细节丰富:如春天编花环演公主、夏天潜水比赛捕鱼、秋天打栗子、冬天自制滑冰鞋溜冰等细节描写,生动地还原了童年在小河边的生活场景,充满了童真童趣,让读者有较强的代入感。

语言质朴自然:文字通俗易懂,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讲述童年故事,与文章的主题和风格相契合,给人以亲切之感,仿佛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童年旧事。

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小河的热爱以及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也不禁沉浸在对自己美好童年的回忆之中。

不足:

语言表达稍欠文采:整体语言较为平实,在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时,修辞手法运用较少,如“回忆当时那些画面,就犹如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一个个色彩艳丽的万花筒”,虽有比喻,但整体这类语句不多,使文章在文采方面略有欠缺。

情节连贯性欠佳:在描述各个季节的活动时,过渡相对生硬,例如“秋天时的小河边,有一棵栗树。我们背着篓筐,争先恐后地去叫小伙伴们”,从夏天到秋天的衔接不够自然流畅,影响了文章的节奏感。

主题深化不够:文章主要停留在对童年玩耍场景的描述,对于“小河对童年的意义”这一主题,可以在结尾处进一步升华,如探讨小河对自己性格、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等,使文章内涵更丰富。

具体建议

增添文采:在描写景物和人物活动时,适当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排比等。比如描写秋天打栗子的场景时,可以这样写:“秋天的小河边,栗树像一位慷慨的老者,洒落无数果实。阿强灵活地爬上树,那身手如同敏捷的猴子,杆子一挥,‘噼噼啪啪’,栗子像调皮的弹珠纷纷落下。”

· 优化过渡:在不同季节的段落之间,增加一些过渡性语句,使文章更加连贯。例如在夏天和秋天之间,可以加上“告别了热闹非凡的夏日小河,秋天的小河又别有一番风味”,让季节的转换更加自然。

· 深化主题:在结尾处添加一些对小河对自己成长影响的感悟,比如“家乡的小河,它不仅是我童年的乐园,更是我心灵的慰藉。那些在小河边度过的日子,教会了我勇敢、分享与珍惜,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怀揣着这份美好勇往直前。”通过这样的表述,进一步升华文章主题。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