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事件:宽容的力量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作者身上的小事——被一个小男孩撞倒,墨水洒在衣服上。通过描述作者从愤怒到理解,再到学会宽容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以及作者从中获得的成长和感悟。文章以小见大,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作文正文:
那年发生了一件小事,我不知道值不值得提,但那件小事对我来说却意义重大。
事情是这样的:我上完书法课,准备去倒墨水,可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刚走了几节楼梯,只见一个小男孩横冲直撞地跑上来,我来不及躲避,被他撞个正着,只听见“哗”的一声,墨水全倒在我的身上了。这一朵墨花,那一点墨点,一件粉色衣服前边黑,后边粉。等我回过神儿来,那个小男孩早跑得无影无踪了,此时,看着这浑身是墨的衣服,我气不打一处来,站在那大声说:“谁那么不长眼,把我的新衣服弄脏了。这可是,你们赔的得起么?”我这一喊可不要紧,全楼的人都听见了。几个同学应声寻了下来,有的问:“出什么事了?”又有人说:“把衣服弄脏了,咱们去找他”。我心里想:这回有人下来了,那个弄脏我衣服的人肯定跑不了了。
这时妈妈来接我了,见我浑身是墨,便关心地问:“怎么了?”我一脸不满地说:“不知道是哪个讨厌鬼,把我的衣服给弄脏了,我正要去找他呢!”妈妈却平静地说:“别生气,也许人家不是故意地呀!”“不是故意就能弄脏我的衣服吗?”我生气地说道。我能看得出妈妈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可心想:别人把我衣服弄成这样,妈妈不但不让我找她,还帮他说话。真是的。这时妈妈压住了火对我说:“可能这时,那个弄脏你衣服的人也很难过呀!你呀,你处处都要想想别人的感受对吗?”我站在那里,很想反驳她却没有理由。妈妈停顿了片刻又说:“孩子要记住,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就是宽容,有时一件事,你我各退一步,这事就大事化小了呀!”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暗想:其实我也不希望这事闹大,这件衣服洗洗就干净了,也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这样想着,我心里的不快慢慢散去了。
从那以后,每遇到烦心的事,我就尽量的去宽容别人,因为在你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就收获一份快乐。
详细点评:
优点: 1.主题鲜明,富有哲理: · 文章以“墨水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了“宽容”的主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在你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就收获一份快乐”,“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就是宽容”,这些语句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富有哲理。 2.情节完整,叙述清晰: · 文章情节完整,叙述清晰。从事件的发生(被小男孩撞倒,墨水洒在衣服上),到作者的情绪变化(愤怒、不满),再到妈妈的劝导(宽容、理解),最后到作者的感悟(收获快乐),整个过程叙述流畅,逻辑清晰。 3.人物刻画,真实生动: ·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例如,“我一脸不满地说:‘不知道是哪个讨厌鬼,把我的衣服给弄脏了,我正要去找他呢!’”,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当时的愤怒和不满。 · “妈妈却平静地说:‘别生气,也许人家不是故意地呀!’”,以及“妈妈压住了火对我说:‘可能这时,那个弄脏你衣服的人也很难过呀!’”,这些描写展现了妈妈冷静、理智和善解人意的性格特点。 4.心理描写细腻真实: · 作者对自身心理活动的描写细腻真实。例如,“我心里想:这回有人报了,那个弄脏我衣服的人肯定跑不了了”,“我心里暗想:其实我也不希望这事闹大,这件衣服洗洗就干净了,也没有必要去斤斤计较”,这些描写展现了作者从愤怒到理解的心理变化过程。 5.结尾点题,升华主题: · 文章结尾“在你的宽容别人的同时,你就收获一份快乐”一句,点明了主题,升华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宽容”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不足与建议: 1.部分段落可以更加简洁: · 例如,第一段对事件背景的描述稍显冗长,可以适当精简,突出事件的核心——墨水洒在衣服上即可。 2.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 · 为了使事件更加生动,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例如,可以描写墨水洒在衣服上的具体样子,例如“墨水像一朵黑色的花,在我的衣服上绽放开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事件的突发性和戏剧性。 3.可以增加一些对话: · 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可以增加一些对话。例如,在妈妈劝导作者时,可以加入一些对话,例如“妈妈:孩子,别生气了,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我:可是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4.可以尝试不同的叙述方式: · 为了使文章更加多样化,可以尝试不同的叙述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倒叙的方式,先描写作者从这件事中获得的感悟,然后再讲述具体的事件经过。这样可以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5.结尾可以更加丰富: · 文章结尾可以更加丰富一些,例如,可以加入一些对“宽容”的具体理解,或者对未来的展望。例如:“宽容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它让我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能够保持冷静,用平和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学会宽容,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具体建议: 1.运用比喻和拟人: · 可以运用一些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可以将“宽容”比作一束阳光,将“愤怒”比作一团火焰,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 2.增加一些环境描写: · 为了渲染气氛,可以增加一些环境描写。例如,可以描写楼道里的环境,例如“楼道里人来人往,嘈杂的声音让我更加烦躁”,这样可以更好地烘托作者当时的心情。 3.结尾可以引用名言: · 为了使结尾更加富有文采,可以引用一些合适的名言。例如,可以引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名言,来表达对“宽容”的理解和支持。总结:这篇文章以“墨水事件”为切入点,探讨了“宽容”的主题,展现了作者从愤怒到理解,再到学会宽容的心路历程。通过以上建议,可以使文章在结构、语言、情感和主题方面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引发读者对“宽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