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试题答案与解析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郭嵩焘使英开创了近代中国向外派遣公使的先例……1875年当朝廷宣布郭嵩焘为出使英国大臣以后,人们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耻辱的差事,好心的朋友纷纷前来规劝,要他退却此事以保全自己名声。可是郭嵩焘却出人意外地乐意受任了。他说:“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同僚目之为“汉奸”,同乡“耻与为伍”,也有人连声叹息:“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山,真为可惜。”好事者甚至编了付对联讽刺他:“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熊月之《郭嵩焘出使述略》
阅读上述材料,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仅供参考:)
论题:郭嵩焘的使英经历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对外交往观念的转变与挑战。
论述:
郭嵩焘作为清朝第一位正式派遣到英国的公使,其经历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也象征着晚清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压力下,开始尝试以新的方式参与国际事务,寻求国家自强的道路。这一过程充满了传统观念与现代外交理念的冲突,以及国内舆论对于“夷狄”之见的根深蒂固。
首先,郭嵩焘的任命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争议,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保守思想和对外部世界的排斥心理。人们普遍认为出使外国是一种耻辱,这体现了长期以来“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即认为中华文化优越,外邦皆为蛮夷之地。郭嵩焘的决定被视为背离传统,甚至有人将其比作“汉奸”,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开放和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抵触情绪。
然而,郭嵩焘本人的态度则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开放视野和责任感。他认识到,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必须主动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长处,以图自强。他的名言“数万里程途避而不任,更有艰巨,谁与任之!”表达了他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精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责任感。这种态度预示着中国知识分子中开始萌发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潮,即从实际出发,寻求救亡图存之道。
郭嵩焘在英国期间,不仅积极观察和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还通过书信、日记等形式向国内介绍西方的情况,试图打破国人对外部世界的偏见,促进思想的启蒙。尽管他的努力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甚至遭到非议,但他的行动无疑为后来的洋务运动乃至维新变法种下了思想的种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对外开放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郭嵩焘的使英经历不仅是个人勇气和远见的体现,更是晚清中国在面对西方冲击时,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碰撞、融合的一个缩影。它标志着中国开始艰难地迈出了走向世界的步伐,尽管这一过程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阻力,但正是这些先行者的探索与牺牲,为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开辟了道路。
相关试题:
- 查看答案与解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虽然自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社会转型,但是在整个晚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缺乏现代意识,缺乏足够的领导改革和促进社会全面转型的能力,致使社会各个结构的变化并不是互相协调和配套发展的,政治体制转型的滞后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事实证明,清朝统治者已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阻力。在这种局面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突破了社会转型中最坚固的环节:政治制度改革,促使政治结构迅速完成了转换过程。自此,中国进入政府主导下的主动现代化时期,从而使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新结构得到发展与壮大,社会转型的速度明显加快。
﹣﹣摘编自朱英主编《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社会转型与政治结构的转换”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