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意义类问题解题技巧(高分必背!)
政治$高分必背$高考政治:经济意义类问题解题技巧(高分必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和乡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处理好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仍有差距,“一条腿长、一条腿短”问题比较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乡村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过多流向城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虽然我国经济总体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但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等挑战,而乡村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有巨大的要素市场,可以大有作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关键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必将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回答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1)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更替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请你立足社会更替规律阐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政治$高分必背$高考政治:经济意义类问题解题技巧(高分必背!)
详解$知识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知识点详解
2019$高考$政治$考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