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艳与米兰茉莉之香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起初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情有独钟,然而在一个备考的夜晚,不起眼的米兰和茉莉凭借幽幽花香驱散困意,改变了作者对它们的看法,让作者的爱花之情有了新的延展。

作文正文:

我非常爱花,尤其爱那姹紫嫣红、雍容华贵的牡丹。

牡丹那敦实的植株,配以肥厚的叶片显得气度高雅,仿佛一个富丽端庄的公主站在那里。

牡丹的品种繁多,花色奇艳。有红、白的、粉红、黄、蓝、紫、绿、黑等颜色。白色的牡丹晶莹胜雪,白得无暇;粉红色的牡丹犹如映日朝霞,显得那么稚嫩;绿色的.牡丹如同翡翠,是那么的玲珑剔透……牡丹在中国被称为国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尤其是洛阳牡丹,花大艳丽,风姿独特,扬名天下。

难道牡丹就无花能比了吗?

在百花园中,米兰、茉莉是最不起眼的两种花。初次看到米兰和茉莉,你会觉得它们一身穷酸气,一脸的病态,你肯定会不太喜欢它们,其实不然,米兰、茉莉也有它们不同寻常的美。

考试前,闷热的天气使人闹心,而我还在书海里遨游,累得头昏脑涨,神思倦怠。已经学了五个小时了,真想睡觉。为了应付考试,可又打消了偷懒的念头。

已是夜深人静,一轮明月高悬窗外,闪闪的群星挂满了夜空。

我来到阳台想休息一会。那米兰和茉莉花的幽香,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鼻孔里。好香啊!花香卷走了困意,使我又精神起来。

看似那么平凡的米兰、茉莉,在我困倦时,却帮了我大忙。

打那以后,我不仅爱牡丹,更爱相貌平平的米兰和茉莉。

详细点评:

优点:

对比鲜明:通过将牡丹的艳丽华贵与米兰、茉莉的平凡普通进行对比,突出了不同花卉的特点,也为后文情感的转变做了铺垫。如 “牡丹那敦实的植株,配以肥厚的叶片显得气度高雅,仿佛一个富丽端庄的公主站在那里” 和 “初次看到米兰和茉莉,你会觉得它们一身穷酸气,一脸的病态” ,对比强烈。

情感真实:从一开始对米兰、茉莉的不喜,到因花香助力备考而喜爱,情感转变自然真实,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例如 “打那以后,我不仅爱牡丹,更爱相貌平平的米兰和茉莉” ,真切地表达了情感变化。

不足:

语言表述:语言较为平实,部分语句不够通顺。如 “有红、白的、粉红、黄、蓝、紫、绿、黑等颜色” ,表述混乱,可改为 “有红、白、粉红、黄、蓝、紫、绿、黑等颜色” ;“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鼻孔里” 这个比喻稍显粗俗,不够优美。

描写深度:对花卉的描写手法较为单一,多是简单描述外观和香气,缺乏深度和感染力。描写牡丹花色时,只是列举颜色,没有进一步展现其独特的美;描写米兰和茉莉,也仅提及香气,没有从其他角度丰富它们的形象。

结构松散:文章从介绍牡丹,到讲述备考困倦,再到因花香喜欢米兰茉莉,各部分之间过渡不够自然,结构不够紧凑。

建议:

优化语言:运用更优美、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质感。比如将 “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我的鼻孔里” 改为 “如一缕缕轻柔的丝缕,悠悠地萦绕进我的鼻腔” 。

丰富描写:从多方面深入描写花卉。描写牡丹时,可加入对其花瓣质感、花型的细致描写;描写米兰和茉莉,除了香气,还可描写它们的枝叶形态、花朵姿态等。

调整结构:添加过渡语句,使文章各部分衔接更紧密。如在介绍完牡丹后,可加入 “然而,一次偶然的经历,让我对花的认知有了新的改变” ,自然过渡到后文对米兰和茉莉的描述。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