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树下的生命之悟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以窗前的一树桃花为引,通过对桃花在不同时节生长、绽放与凋零过程的细致观察,融入自身情感与思考,感悟到生命的更迭以及 “放下” 所蕴含的哲理,展现了对自然生命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作文正文:

窗外,一树桃花,在明日上起舞,多么美,灿烂春天一到,百花齐放,粉得逼你的眼,争着一份雨露,不知为了什么。

我常常在窗里看它,甚至还比不上周围的竹叶,那么碧绿。它只是一味地挺立在茂盛林立的竹林里,看不见粉嫩的花,对自己也就迷上了那五彩斑斓的世界。我抓住美好世界的绳子,只愿那一分一秒的美。

又一年,自己带着花花世界的浮尘回到家,呵!那花开了,开的更盛了,可只是淡淡的轻吻着竹叶。在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向大自然告知自己的心语。我也在那斜风里,告知自己的愿望,愿那树花蕾成长的更美。大自然听见了,花渐渐地开盛了,粉红的颜色从花瓣渐渐浸到花蕾,哈,那片美照耀着整个山头,与夕阳并列在春夜的彩霞中。花落了,仅过了一夜,快的让夕阳的阳光也认不得那树,那花了。

呵,残酷的惩罚,土地给了生命,让它长在这片土地上,既然给了你一身的欢乐,却为什么要偏偏一朵一朵地收去呢?来年的春上,树又长满了花,依然是从花瓣粉到花蕾。树已挤出了竹林,直冲青天,我看见了花落了,喔,花儿你们认识我吗?是无情的土地命令你们了吗?我急切的想将所有的问题问给花朵,你们悲伤吗?痛苦吗?曾经布遍山头点缀大地,如今散在泥土里,慢慢的变黑,变小。

欢乐时须尽欢乐,放下时须尽放下。

我听见花在告诉我,放下了负担,束缚,欢乐才会到来,欢乐又归去,凋谢了自己,换来了新生。于是我很敬仰起桃树来,在那斜风中,在次祝着它:放下自己,而获得了自己。

春天又过来,那树上的花已露出青涩的果实了。我微笑着看见那落下的花也粉得那样的美,听见它又一次的放下吧。嘘,安静自己的心,听那凋谢自己的语言。

我走开了花花世界,来到了桃花树下。

详细点评 :

1. 优点

1. 描写细腻:文章开篇对桃花的描写生动形象,“一树桃花,在明日上起舞,粉得逼你的眼”,一个 “舞” 字赋予桃花动态美,“粉得逼你的眼” 则从视觉角度,以夸张手法突出桃花颜色的艳丽,让人对桃花盛开的画面有直观感受。在描写桃花盛开状态时,“粉红的颜色从花瓣渐渐浸到花蕾”,“浸” 字用得巧妙,将颜色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具象化,展现出桃花色彩渐变的美感。

2. 情感真挚:作者对桃花的情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深入,从最初对桃花不如竹叶碧绿的疑惑,到看到桃花盛开时的欣喜,再到面对花落的感慨,情感自然流畅。如 “我也在那斜风里,告知自己的愿望,愿那树花蕾成长的更美”,直白地表达出对桃花的美好期许,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3. 哲理思考深刻:结尾处通过对桃花凋谢与新生的观察,提炼出 “欢乐时须尽欢乐,放下时须尽放下”“放下了负担,束缚,欢乐才会到来,欢乐又归去,凋谢了自己,换来了新生” 等富有哲理的感悟,升华了文章主题,让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引发对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2. 不足

1. 语句通顺度:部分语句存在语病问题,如 “在明日上起舞” 表述不通顺,推测作者想表达 “在风中起舞”。“对自己也就迷上了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句话表意不明,逻辑较为混乱,影响读者对文意的理解。

2. 段落逻辑: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连贯性不足。第二段中 “我常常在窗里看它,甚至还比不上周围的竹叶,那么碧绿”,此句将桃花与竹叶对比后,话题突然转向桃花在竹林里看不见花,自己迷上五彩斑斓世界,过渡较为生硬,段落内部逻辑不够紧密。第四段中,从桃花盛开的美好突然转到 “花落了,仅过了一夜”,之间缺乏对花落过程的过渡描写,显得较为突兀。

3. 用词准确性:一些用词不够精准,影响了表达效果。如 “那花开了,开的更盛了,可只是淡淡的轻吻着竹叶”,“轻吻” 一词在此处用来形容桃花与竹叶的关系,较为抽象且不准确,未能很好地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实际状态。

3. 建议

1. 语句修改:仔细检查语句,修正语病问题,如将 “在明日上起舞” 改为 “在风中起舞”;重新梳理 “对自己也就迷上了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句话,使其表意清晰,比如可改为 “而我自己,也沉醉于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

2. 优化段落逻辑:在段落衔接处增加过渡语句,增强文章连贯性。在第二段中,描述完桃花与竹叶对比后,可补充一句如 “尽管桃花颜色不如竹叶碧绿,可它在竹林中却有着别样的姿态”,自然过渡到桃花在竹林中的状态。在第四段描写花落后,可加入如 “时光流转,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转眼间,花期已过” 这样的过渡句,使段落衔接更自然。

3. 精准用词:多思考词语的准确含义与适用语境,对用词进行优化。将 “轻吻” 换成更能体现桃花与竹叶位置关系或姿态的词语,如 “依偎” ,改为 “那花开了,开得更盛了,可只是淡淡的依偎着竹叶” ,使描写更贴合实际场景。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