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觉醒:从新衣骗局到人性反思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皇帝在新衣游行后心生疑惑,发现被骗并派人追捕骗子。骗子因分赃起争执被抓,面对审讯,他们道出骗局根源在于人性的虚荣与弱点,引发众人反思。
作文正文:
他的大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根本不存在的后裙。
就这样,他们慌张又不安的完成了展览,皇帝以及参加展览的大臣们回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皇帝独自坐在柔软的床上,裸着身子,想着:“为什么百姓和我都看不见那件衣服?”他终于开始怀疑裁缝了。
想着,皇帝打开了门,裸着身子冲了出去,带着士兵来到了骗子的房间,敲了敲门,过了许久,没有人开门,皇帝便下令让士兵踹开门,却发现房间内空无一人,他们才意识到——他们被骗了。
房间内十分杂乱,被子、枕头散成一堆,杯中的水还有余温,说明他们刚走不久。
皇帝恼羞成怒,脸上如火焰般鲜红,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奋力地将手指向前方,大喊一声:“追!”这声音甚至将在屋檐休息的鸟全部吓飞了。
在另一边,两个骗子躲在角落里,商量着如何分赃:
“我们怎么分?你要丝绸我要金子!”
“不,我们各要一半”
“为什么,明明我才是提议逃跑的人,这样我们才没被抓住。”
“那骗皇帝的计策还是我提出的!”
“不管怎么说,我要金子!”
“各分一半!”
两个骗子吵了起来,动手争抢,突然,装金子的袋子开了,金子一块块掉在了地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在街上巡逻的警卫闻声赶来,看到了地上散落的金子,再一看,争吵的两人正是那两个骗子,于是他们被拿下,送进了宫殿。
宫殿内——
骗子被五花大绑起来,接受着皇帝的审讯。
“你们为何要骗朕?”
骗子们站在那里,反问道:“您为何被骗?”
在场所有人都低下了头,骗子说:“你们若是诚实,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虚荣,不贪慕权势,怎会被我们欺骗呢?我们正因熟知人们的弱点,才敢行骗。”
全场一片哗然。
过来一会,骗子又说:“不过,骗人的人,是你们自己啊。”
这时,剩下的只有一片寂静。
详细点评 :
1. 优点 1. 情节完整且有波折:从皇帝游行结束后的怀疑,到发现骗子逃跑,再到骗子因分赃被抓以及最后的审讯环节,故事完整,环环相扣。特别是骗子分赃争吵这一情节,增加了故事的戏剧性与趣味性,如 “两个骗子吵了起来,动手争抢,突然,装金子的袋子开了,金子一块块掉在了地上,发出了巨大的声响”,让故事的发展更具意外性。 2. 主题有深度:通过骗子的审讯发言,将故事主题从简单的识破骗局上升到对人性弱点的探讨,“你们若是诚实,遵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虚荣,不贪慕权势,怎会被我们欺骗呢?” 引导读者反思人性中的虚荣与贪婪,使故事具有一定思想价值。 3. 人物刻画生动:在一些关键情节中对皇帝的神态、动作描写较为生动,展现出其情绪变化。例如 “皇帝恼羞成怒,脸上如火焰般鲜红,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窗外,奋力地将手指向前方,大喊一声:‘追!’” 形象地描绘出皇帝发现被骗后的愤怒与急切。 2. 不足 1. 语言表述瑕疵:存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如 “他们慌张又不安的完成了展览” 中 “的” 使用错误,应改为 “地”。部分表述较为口语化,缺乏文采,像 “在另一边,两个骗子躲在角落里,商量着如何分赃”,这种叙述方式比较平淡,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 细节描写可深化:虽然有一些细节描写,但仍有提升空间。在骗子被审讯时,皇帝以及在场大臣们的反应描写不足,无法让读者强烈感受到众人内心的震动与反思。对于骗子争吵场景,除了语言和动作,还可增加对他们表情、神态的描写,使画面更生动。 3. 结尾处理仓促:故事在骗子说完 “骗人的人,是你们自己啊” 后,直接以 “这时,剩下的只有一片寂静” 结尾,过于仓促。没有进一步阐述皇帝和大臣们后续的反应、思考以及是否有改变的行动,使故事戛然而止,削弱了主题的深化。 3. 建议 1. 优化语言表达:仔细校对文本,纠正语病和错别字,规范 “的”“地”“得” 的用法。学习运用更丰富、优美的词汇和句式来描述情节,提升语言的文学性。如 “在另一边,两个骗子躲在角落里,商量着如何分赃” 可改为 “在街道的阴暗角落,两个骗子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低声商议着如何瓜分骗来的财物”。 2. 强化细节描写:在骗子审讯环节,补充皇帝和大臣们的反应,“皇帝听完骗子的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眼神中满是震惊与懊悔,缓缓低下头,陷入了沉思。大臣们则面面相觑,个个神色尴尬,有的微微颤抖,似是被这直白的话语击中了内心深处的痛点”。对于骗子争吵,增加神态描写,“两个骗子涨红了脸,双眼圆睁,恶狠狠地盯着对方,一边争吵一边拉扯着袋子,脸上的贪婪与急躁暴露无遗”。 3. 完善结尾:在结尾处补充皇帝和大臣们的后续行动,“寂静中,皇帝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今日之言,如醍醐灌顶。朕定要痛改前非,与诸位大臣一同,让这国家重归清正。’此后,皇帝减少了奢华的宴会,开始关注民生,大臣们也收起了往日的虚荣,兢兢业业辅佐朝政”,这样能使故事更完整,主题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