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剧再续:皇帝抓捕骗子反被戏耍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皇帝因受骗子愚弄在大典上颜面尽失,怒而抓捕骗子。好不容易将骗子抓获后,却在与骗子的 “游戏” 较量中再次中计,让骗子侥幸逃脱,上演了一出荒诞又讽刺的后续故事 。

作文正文:

皇帝因为受到骗子的愚弄,在大臣,百姓面前颜面尽失。参加完大典,回到大殿后气得半死,于是下令立即捉拿逃走的两个大骗子。

这时,一个忠诚的老大臣对皇帝说:“殿下息怒,在短短两个时辰内骗子跑不了多远,我们就让人乔装打扮为农民、渔夫、旅店的小二在各个地方等着那两个大骗子自投罗网。”皇帝听了大喜,就让人们按老大臣的方法,在每个城中的各个地方守株待兔。

终于,皇帝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两个大骗子抓了回来。五花大绑地押到大殿之上,皇帝“和谐”地对两个骗子说:“你们为我织的'衣服真是太漂亮了,所以为了谢谢你们两个,我也打算让你俩穿着这件衣服去街上走走,二位意下如何?”两个骗子听了大惊失色,说:“您的衣服,我们可不敢穿。”皇帝听后说:“你们是不敢穿,还是觉得没的穿?”两个骗子吓得不轻,话都不敢说了。皇帝见二人不说话,勃然大怒:“来人,把这两个骗子杀了。”

这时,一个骗子赶忙对皇帝说:“我们做个游戏,如果我们赢了就放了我们,输了就让您杀死如何?”皇帝一听想都不想就同意了。骗子说:“您是不是不会放了我们对不对?”皇帝想说是,可是回头一想,不对,如果说是,就说对了就会放了两个骗子。如果说不是,就是说会放了他们,就这样,皇帝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不是,可是身为皇帝要守信,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放了两个大骗子。

没想到大臣们千辛万苦才抓到的这两个骗子,又使诡计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侥幸逃脱了。唉,这个愚蠢的皇帝,又上当了,直到最后也没能杀死这两个大骗子。

详细点评 :

优点:

· 故事延续性:文章承接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的情节,进行了合理的故事延展,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的活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例如从皇帝被骗后大怒下令抓捕骗子开始,自然地引出后续一系列情节,符合故事发展逻辑。

· 情节紧凑:整体情节推进节奏较快,从决定抓捕骗子,到抓到骗子,再到骗子设计逃脱,一气呵成,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完。比如 “终于,皇帝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两个大骗子抓了回来。五花大绑地押到大殿之上”,简短的语句迅速推动故事到下一阶段。

· 人物塑造:通过语言和行动描写初步展现了人物特点。皇帝的愚蠢,如轻易同意骗子的游戏提议;老大臣的忠诚,如提出抓捕建议等,都有一定体现。像皇帝说 “你们为我织的 ' 衣服真是太漂亮了,所以为了谢谢你们两个,我也打算让你俩穿着这件衣服去街上走走,二位意下如何?” 通过这种反讽的语言展现了皇帝的愤怒和报复心理。

不足:

· 语言表达:部分语句表述较为口语化和随意,影响文章质感。例如 “气得半死”“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侥幸逃脱了” 等表述过于直白、粗糙,缺乏文学性。在 “皇帝‘和谐’地对两个骗子说” 中,“和谐” 一词使用不当,无法准确表达皇帝此时愤怒又假意客套的复杂情绪。

· 细节描写欠缺:文章整体叙述较为简略,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在描写抓捕过程 “皇帝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两个大骗子抓了回来”,没有具体描述如何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使得抓捕过程显得单薄。在人物对话场景中,也没有对人物的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刻画,难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画面感。

· 逻辑漏洞: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在已经被骗子严重愚弄且愤怒的情况下,轻易同意骗子提出的游戏提议,显得不符合常理,缺乏足够的合理性铺垫。同时,对于骗子提出的逻辑陷阱,解释得过于简单,没有深入剖析皇帝陷入两难的心理过程,让情节转折略显突兀。

· 主题深度:故事仅停留在皇帝再次被骗子愚弄的表面情节,缺乏对人性、权力等方面更深入的思考和挖掘,使得文章内涵不够深刻,更像是一个简单的故事续写,而没有展现出独特的思想价值

具体建议

1. 优化语言:将口语化表述改为更书面、文雅的语言。例如 “气得半死” 可改为 “怒不可遏”;“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侥幸逃脱了” 改为 “于众人的注视下狡猾脱身”。同时,准确选择词语来表达人物情绪,如 “皇帝‘和谐’地对两个骗子说” 可改为 “皇帝皮笑肉不笑地对两个骗子说”。

2. 丰富细节:在描写抓捕过程时,可以加入具体场景,如 “皇帝的侍卫们分成多路,在大街小巷中仔细搜寻。他们翻遍了破旧的阁楼,询问了每一个可疑的路人,终于在城郊的一间破庙里发现了两个神色慌张的骗子,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才将他们成功抓获” 。在人物对话时,增加神态、动作描写,比如 “骗子双腿微微发抖,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却强装镇定地说……”

3. 完善逻辑:在皇帝同意游戏提议前,增加一些情节来体现皇帝的心理,比如皇帝心想 “我倒要看看这两个骗子能耍出什么花样,且先答应他们,到时候我身为皇帝,自有办法处置他们” ,以此来增强合理性。对于骗子的逻辑陷阱,可以通过皇帝的心理活动详细分析他的矛盾与纠结,如 “皇帝刚要脱口而出‘是’,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突然意识到,如果承认不会放了他们,按照约定就必须放了这两个骗子;可若说‘不是’,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会放过这两个让自己蒙羞的家伙,这让他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4. 深化主题:在故事结尾,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议论或暗示,引导读者思考。比如 “这场看似滑稽的闹剧,不仅是皇帝与骗子的较量,更暴露了权力阶层的虚荣与愚蠢,以及人性中面对诱惑和陷阱时的脆弱与盲目”,提升文章的思想深度 。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