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中的父爱与生活感悟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讲述了作者在充满压力的初中生活中,因考试失利和竞争压力而身心俱疲、心情灰暗,偶然看到课桌上的钢笔,回忆起小时候父亲用这支钢笔教自己练字并耐心教导的温暖场景,从而明白父亲给予的爱与鼓励,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在于有信心和耐心去面对困难挫折的故事。

作文正文:

初中生活充满了压力,一次次的竞争使我身心俱疲,生活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坎坷道路,考试的失利,竞争的压力……一切都使我烦躁,望着自己的书写,内心充满了愤怒,更多的是焦虑,生活对于我来说总是曲折波澜,头顶似乎罩着一层又一层的乌云,心情灰暗无比。

偶尔一瞥眼,课桌上的一只钢笔使我缓缓平静下来,那支钢笔的纹理已变得模糊不清,但那种炽热的温度在空中弥散。这温度,勾起了我内心深处那温暖的回忆。

小时候,阳光总有一种柔柔的暖意,倾撒在身上,能抛开一切烦恼,享受这暖暖的阳光。父亲总喜欢用他那温暖而有力的手掌紧紧握着我的小手,一笔一划的教我练字。拇指与食指留一点缝隙,中指抵在下面,捏起那只钢笔,笔尖缓缓而落,轻触拿薄薄的纸,慢慢的,向左一瞥,向右一划,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便出来了。它是那么清秀,如父亲一般指引着我,温暖着我。但每每遇到笔画复杂、难写的字,我都会烦躁的摔下那支钢笔,这时,父亲又用它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一点一点教导着我,笔尖慢慢而有力的书写着,“你看,这不是很好看吗?凡事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敢于挑战自己,克服一个个难题,生活也是一样,要充满信心,不是吗?”一抹微笑挂在父亲脸上,是那么温柔、祥和。那时的我似懂非懂,只知道父亲总会写出一个又一个漂亮的字,父亲的手如冬天的阳光般温暖,紧握着我的手,是那么舒服,暖的是我小小的手,暖的是我小小的.心。父亲,让我感动!

我拿起那支钢笔,回想起父亲的谆谆诱导,顿时明白了父亲的话,学习的路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总有坎坷与起伏,总有成功与失败,但只要你有信心,有耐心,就一定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感谢你,父亲,您给了我太多的感动。曾记得,您用那支钢笔教我练字;曾记得,您用鼓励的话语让我充满自信;曾记得,您用微笑让我挑战自己。记不得,多少次,您如黑暗里的灯光,为我指明方向;记不得,多少次,您如一阵轻柔的风为我拨开黑暗的阴霾;记不得,多少次,父亲如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感动着我!

再次拿起那支钢笔,用它写着父亲教我的字。父亲,是您的微笑解读了生活的真谛,是您的温暖诠释了无言的爱与关怀。阳光倾撒在身上,是那么温暖舒适。暖意,从心底油然而生。想起您,很温暖;想起您,很感动。

详细点评:

1. 优点:

· 主题明确且富有深度:文章围绕初中生活的压力展开,通过钢笔这一具体物件引出对父亲的回忆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清晰地表达了在压力下应具备信心和耐心的主题,且能深入探讨生活真谛,使读者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与生活的哲理。

· 结构清晰完整: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点明初中生活的压力导致自己心情低落,中间详细叙述看到钢笔后回忆父亲教练字的过往,结尾总结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生活道理并表达对父亲的感激,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 描写细腻生动:在描写方面较为出色,如对阳光的描写“阳光总有一种柔柔的暖意,倾撒在身上,能抛开一切烦恼,享受这暖暖的阳光”,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对父亲教练字的动作描写“拇指与食指留一点缝隙,中指抵在下面,捏起那只钢笔,笔尖缓缓而落,轻触拿薄薄的纸,慢慢的,向左一瞥,向右一划,一个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便出来了”,细致入微,使读者能真切地想象出画面。

· 情感真挚自然:情感表达真挚流畅,从最初的烦躁焦虑到看到钢笔后的回忆,再到最后的感动与感悟,情感变化自然,能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2. 不足:

· 语言稍欠精炼:部分语句存在重复啰嗦的现象,例如“心情灰暗无比”与后文“心情灰暗”表意重复;“记不得,多少次,您如黑暗里的灯光,为我指明方向;记不得,多少次,您如一阵轻柔的风为我拨开黑暗的阴霾;记不得,多少次,父亲如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感动着我!”表述较为繁琐,可进行简化。

· 修辞手法运用较少:整体文章以平实的叙述为主,修辞手法运用不多,若能适当增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使文章更具文采。

3. 建议:

· 精简语言:删除重复表述的词语和句子,如将“心情灰暗无比”改为“心情灰暗”,对于排比句“记不得,多少次,您如黑暗里的灯光,为我指明方向;记不得,多少次,您如一阵轻柔的风为我拨开黑暗的阴霾;记不得,多少次,父亲如冬日里的阳光,温暖着我,鼓励着我,感动着我!”可改为“记不得,父亲您如黑暗里的灯光、轻柔的风、冬日里的阳光,多次为我指明方向、拨开阴霾、带来温暖鼓励与感动”。

· 增加修辞手法:在描述钢笔时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那支钢笔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躺在课桌上,纹理已变得模糊不清,却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描写父亲的笑容时可使用拟人手法,“一抹微笑挂在父亲脸上,那么温柔、祥和,仿佛春日的花朵绽放在父亲的脸上”,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文学性。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