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光下的父爱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讲述了作者在脚崴受伤后,看到平时忙碌且感觉对自己关心甚少的父亲焦急地赶来,背着自己在医院奔波,从而体会到深沉父爱的故事,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悟与珍惜。

作文正文:

夏日的一抹阳光,经过医院长廊玻璃的折射后,照耀在了父亲的脸颊上,父亲额头上的汗珠还在一滴一滴的滑落下来。

那一天,是同学的生日。中午,我们一行众人酒足饭饱后步行回家,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好不欢乐,却怎么也没料到,一场噩运已然临头。得意忘形的我和同学们推推搡搡……只听着“咔嚓”个声脆响,我的脚崴了。

父亲赶到的时,我的心一下子不慌了。因为是周末,医院的轮椅借不出来,而从医院的影片室到治疗室需穿过一个长长的走廊,单脚跳了一路的我,已然满头大汗,站在原地不动,父亲看了看我,二话没说,半蹲下来将我背在背上。在我一百六十多斤的身躯下,父亲显得十分瘦弱。父亲背着我,迈着沉重的步伐往前走,这个平时很简单的动作,现在,父亲却做的如此辛苦。阳光在医院长廊玻璃的折射下,照耀在父亲的脸颊上,看着父亲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滑落,我的心如同父亲脚步一样沉重。

父亲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曾经一直以为父亲并不关心我,常常暗中与他较劲,现在看着父亲焦急的样子和他脸颊上的汗珠,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

接下来是买毛巾、交费,父亲楼上楼下跑了无数趟,却没有说一句话,我终于体会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感动,这个人就是父亲,这种爱就是父爱。父爱无形,细细品读,我们会感动,感动过后,我们要学会珍惜,学会豁达,学会理解,理解父亲,理解父爱……

详细点评:

1. 优点:

· 情节真实动人:以生活中常见的受伤经历为背景,展现了父亲在孩子受伤时的关切与付出,如“父亲看了看我,二话没说,半蹲下来将我背在背上。在我一百六十多斤的身躯下,父亲显得十分瘦弱”,这样的情节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感受到父爱的沉重与真挚。

· 描写细腻入微: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较为细致,如“夏日的一抹阳光,经过医院长廊玻璃的折射后,照耀在了父亲的脸颊上,父亲额头上的汗珠还在一滴一滴的滑落下来”,通过对阳光和汗珠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父亲奔波的辛苦;又如对父亲动作“半蹲下来”“迈着沉重的步伐”的刻画,生动地展现了父亲背负压力的形象。

· 情感表达自然:作者的情感抒发水到渠成,从一开始的得意忘形到受伤后的依赖,再到看到父亲付出后的感动与理解,如“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变化,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 主题明确深刻:紧扣“父爱”这一主题,通过讲述亲身经历,深入探讨了父爱的内涵,如结尾处引用高尔基的话并阐述对父爱的理解和珍惜,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引发读者对亲情的思考。

2. 不足:

· 语言稍显平实: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淡,部分语句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得意忘形的我和同学们推推搡搡……只听着‘咔嚓’个声脆响,我的脚崴了”,表述比较直白简单,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或更生动的词汇来提升表达效果。

· 情节发展稍快:在一些情节的过渡上不够自然流畅,比如从同学相聚到突然受伤,再到父亲出现背“我”去医院,过程略显仓促,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过渡性的描写,使故事的发展更加合理。

· 人物刻画单一:对父亲的形象刻画主要围绕此次受伤事件展开,缺乏对其性格、生活背景等多方面的深入挖掘,使得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立体。

3. 建议:

· 优化语言表达:在描述场景和人物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描写阳光可以写成“那夏日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经过医院长廊玻璃的折射后,轻柔地洒在父亲的脸颊上”,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增加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如“忐忑不安”“心急如焚”等,来强化情感表达。

· 细化情节过渡:在从欢乐场景转换到受伤情节时,可以增加一些铺垫和细节描写,比如“正当我们嬉笑打闹着穿过街道时,我没注意到路边的一块石头,一个不小心,脚就崴了下去,一阵剧痛瞬间袭来,仿佛无数根针在扎刺着我的脚踝”,这样能使情节发展更加自然。

· 丰富人物刻画:除了描写父亲在此次事件中的表现,还可以增加一些关于父亲平时工作、生活的细节,如“父亲总是在清晨我还没醒时就出门,直到夜色深沉才回家,他的身影总是忙碌而疲惫,但在我受伤的那一刻,他却毫不犹豫地放下了手中的一切”,从多个角度展现父亲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