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之悟:走好脚下每一步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作者以去年 10 月 1 日的登山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在面对高耸入云的海棠山时,从最初的害怕、想要放弃,到在父母的鼓励下,牢记“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最终成功登顶,并由此获得人生感悟——人生如登山,只要关注脚下,走好每一步就能成功的故事。
作文正文:
去年10月1日的那天,太阳刚刚睁开它那蒙咙的眼睛,而我,仍在梦中徘徊着。突然,传来一阵“睛天霹雳”——“起床啦!”
吓走了我的美梦,惊醒了我。我正纳闷着是谁呢,原来姐姐在催我起床去登山呢!
我赶紧起来洗漱完毕,随家人坐车来到向往已久的海棠山。抬头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天哪!如此高的山,对我来说,简直是高耸入云,比登天还难呀!”妈妈说:“在登山过程中,无论多苦多累,都不能抱怨,如果抱怨的话,只能显出你的软弱。”
不抱怨就不抱怨吧。我谨记着妈妈的训诫,一路上,没叫过一声苦。我走呀走,走呀走,好不容易熬到了半山腰上,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真想好好地啜泣一场,可我还是忍住了,但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往下凝视自己走过的'路程,顿时感到心惊肉跳。我害怕极了,上帝啊!我还要走这么漫长的路程吗?我会坚持不下去的。这么高的山我怎么能够登上去呢?此时,我就想打道回府了。
爸爸看到我在那里徘徊不前,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便鼓励我说:“孩子,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老师不是经常讲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吗?孩子,不要想着路程有多远,而要着眼于你脚下最初的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天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直到抵达胜利的彼岸。孩子,有信心吗?”
我听了爸爸的话,感到很有道理,于是我大声地回答爸爸“有”,那洪亮的声音,仿佛整座山都听到了。
我一边小心地登山,一边心里默默地念着“走一步,再走一步”,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终于,我到达了目的地,我成功了!我胜利了!望着来时上山的路,它们都好像匍匐在我的脚下。
是啊,人生不也就如这登山吗?只要我们关注脚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就成功了。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主题明确且富有深度:文章通过登山这一具体事件,清晰地传达出“坚持就是胜利,走好人生每一步”的主题,以小见大,从一次登山经历延伸到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 2. 情节完整且有起伏:从早上被姐姐叫起床开始,到乘车前往海棠山,看到高山时的惊叹与畏惧,登山过程中的艰难坚持,想放弃的念头产生以及父母鼓励后的继续前行,最后成功登顶,情节连贯且富于变化,一波三折,吸引读者一直读下去,能很好地带动读者的情绪。 3. 人物描写生动: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入微,如“我正纳闷着是谁呢”“我赶紧起来洗漱完毕”“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等语句,生动地展现了“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态和反应,使人物形象鲜活立体。 4. 语言较为流畅自然:行文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不足 1. 语言表达稍欠文采 · 部分表述较为口语化,例如“吓走了我的美梦,惊醒了我”,可改为更文学性的表达,如“那突如其来的呼唤,如同惊雷一般,炸响在我的耳畔,瞬间驱散了我的美梦,将我从甜美的梦境中陡然拉回现实”。 · 比喻等修辞手法运用较少且不够新颖,如“我往下凝视自己走过的'路程,顿时感到心惊肉跳”,可以进一步挖掘更独特的比喻来增强画面感和表现力。 2. 细节描写可更丰富 · 在描述登山过程中的景色方面相对薄弱,除了提到山高之外,可增加一些对沿途风景、植被等的描写,使读者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登山的环境。 · 对于家人的鼓励和自己的坚持过程,可以多一些细节描写,比如爸爸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或者自己在坚持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表现等,使情节更加丰满。 具体建议 1. 提升语言文采 · 增加修辞手法的运用,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仿佛是大自然为我们铺设的梦幻之路,指引着我们一步步向上攀登”。 · 丰富词汇储备,避免重复使用相同词语,例如用“拾级而上”替换“走呀走”等表述,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2. 丰富细节描写 · 在描写登山景色时,可以加入更多感官体验,如“山间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为我们加油鼓劲;脚下的石阶略显崎岖,却透着一种古朴的韵味,每一块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 刻画家人形象时,“爸爸的目光中透着坚定与鼓励,他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宽厚的手掌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话语沉稳而有力”,这样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