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植树乐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三月春天,虽乍暖还寒,但春风拂面。一家三口前往山顶公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途中描绘了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色,为植树活动奠定了愉悦且美好的基调。
作文正文:
三月的春天,乍暖还寒,阵阵春风拂面,虽然不像冬天那样寒冷刺骨,却也略带寒意。我们一家三口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我们要去山顶公园参加**举办的义务植树活动。
你瞧,脚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刻已经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说只见一点儿嫩绿,但是却充满了勃勃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地撒在田埂上,好像绣在绿色大地毯上的彩色斑点。我举目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开得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来说几句悄悄话,一会又飞到那儿去吻一吻。这美丽的景色,多像一幅展开的美丽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们兴高采烈地带着植树工具来到山坡上,只见植树林前已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小朋友们有的拿着锄头在挖树坑,有的正吃力地搬运小树苗,有的用铁锹铲着土,还有的拎着小桶到消防车那去接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小脸上都是红通通的。
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他们的战斗,由我发号施令对工作进行了分工!看呀,爸爸用力地用铁镐刨着树坑,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一把。妈妈也豪不示弱,在一旁用铁锹帮着铲土,累得气喘吁吁汗水直淌。而我呢,自告奋勇地去挑选一棵又直又高的女贞树苗,可真沉呀!我把小树苗放在挖好的树坑里,双手紧紧扶着树苗,生怕小树苗倒了。我的身后有一桶水,那是准备好给小树苗“喝”的。爸爸弓着腰,手拿小铁锹,一锹锹地给小树苗填满土,我上前用脚把土踩实,看小树苗已稳稳地站住了脚。我把水缓缓地倒进树坑里,让小树苗“吃饱喝足”。妈妈细心地拣来几块石头围在小树苗的四周,为它做了一个“防护墙”。我写下一张卡片挂在小树苗上:小小树苗快快长,我会陪你一起经历风雨和雪霜。当有一天你长成参天大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栋梁之材!小树苗好像听懂了我的话,冲着我连连点头微笑,似乎在说:“谢谢你小朋友,让我们一起长大好吗?”
我们结束了战斗,妈妈说我的小胖脸儿被汗水和泥土弄得一塌糊涂,简直就像浸了泥水的旧地图似的。但我的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我尝到了劳动的成果和快乐!
详细点评:
优点: 景物描写生动细腻:在文章开头对林间小路上的景物描写极为出色,“脚下沉睡了一冬天的小草,此刻已经苏醒了,倔强地把头伸出了地面。虽说只见一点儿嫩绿,但是却充满了勃勃生机。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这一朵,那一簇地撒在田埂上,好像绣在绿色大地毯上的彩色斑点。我举目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儿开得正旺,辛勤的小蜜蜂一会儿飞到这儿来说几句悄悄话,一会又飞到那儿去吻一吻”,通过“倔强”“苏醒”“嫩绿”“撒”等词,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展现其生机;把小花比作彩色斑点,形象描绘其分布之态;对油菜花和小蜜蜂的描写更是富有画面感,仿佛一幅色彩斑斓、充满动态的春日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春日的美妙与活力,也巧妙地烘托出一家人参加植树活动的愉快心情。 · 人物刻画形象鲜活:在植树过程的描写中,对一家三口的刻画细致入微,“爸爸用力地用铁镐刨着树坑,累得满头大汗也顾不上擦一把。妈妈也豪不示弱,在一旁用铁锹帮着铲土,累得气喘吁吁汗水直淌。而我呢,自告奋勇地去挑选一棵又直又高的女贞树苗,可真沉呀!”通过对爸爸“用力”“累得满头大汗”,妈妈“豪不示弱”“气喘吁吁”,以及“我”“自告奋勇”“可真沉”等词语和短句的运用,生动展现了一家人积极参与、齐心协力植树的状态,让读者仿佛能看到他们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情感表达真挚自然:文中多处体现了作者对植树活动的喜爱与投入,如在挂卡片时写下的美好期许,“小小树苗快快长,我会陪你一起经历风雨和雪霜。当有一天你长成参天大树,相信我们都会成为栋梁之材!”以及结尾处“我的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我尝到了劳动的成果和快乐!”这些语句直抒胸臆,没有刻意渲染,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在劳动中的喜悦与满足,以及对小树苗成长的期待,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不足: 语言稍显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在描述过程中虽然生动,但部分语句缺乏文采修饰。例如在描述一家人开始植树时,“我们一家三口也加入了他们的战斗,由我发号施令对工作进行了分工!”表述相对直接简单,可以更加精炼和富有表现力,让文字更具感染力。 情节连贯性欠佳:从描写春日景色到开始植树的过渡略显生硬,“我们兴高采烈地带着植树工具来到山坡上,只见植树林前已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对于如何从林间小路到达山坡这一过程没有交代,使得情节发展不够自然流畅,读者在阅读时可能会有突兀感。 主题深度挖掘有限:文章主要侧重于描写植树活动的过程和乐趣,对于义务植树的意义、环保意识等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表面的劳动体验和快乐传达上,缺乏对更深层次内涵的挖掘与升华,使文章在思想内涵上略显单薄。 建议: 提升语言文采: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添文采,如在描述一家三口走向植树地点时,“我们怀揣着满心的期待,如同奔赴一场与春天的盛大约会,沿着林间小路,迈着轻快的步伐,向着山顶公园进发”,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同时,对劳动场景的描写也可以进一步优化用词,比如“爸爸那粗壮的手臂如同有力的杠杆,一下又一下地撬动着铁镐,每一次落下都好似与大地进行一场深沉的对话”。 · 增强情节连贯性:在段落过渡处适当增加一些衔接语句,使文章逻辑更加顺畅。比如在从景色描写转到植树活动时,可以这样写:“欣赏着这一路的美景,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坡上的植树点,眼前热闹的景象瞬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让读者能更自然地跟随作者的思路转换场景。 · 深化主题内涵:在文章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对义务植树意义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在看到人们热火朝天的植树场景时,联想到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如“一颗颗树苗被种下,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希望在大地扎根,它们未来将成为守护我们家园的卫士,为我们抵御风沙,净化空气,这是一场多么有意义的环保行动啊”,通过这样的表述,使文章不仅仅是记录一次活动,更能传达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深刻主题,提升文章的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