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广场的植树之旅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3 月 12 日植树节,为让城市更绿、天空更蓝,市民广场举行植树活动。同学们在此相聚,互动后于老师带领下前往指定地点植树。“我”与徐安、李彧三人一组,起初认为植树容易,实践后才发现不易,历经挖坑、栽树、浇水等过程,最终挂上卡片,看着树苗想象未来,表达与小树一起成长的愿望。作文正文:
3月12日是植树节,为了让城市更绿,也为了让天空更蓝,我们在市民广场举行了一次植树活动。
到了市民广场,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都聚在一起,举行了有关植树的一个互动。之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指定的植树地点,大家自由地组合,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热火朝天、干劲十足地干了起来。我、徐安、李彧三个人也分别取来了铲子和水桶准备植树,我想:“植树太容易了,不就是挖个坑,把树苗栽在坑里,再把土刨回去,浇上一桶水就完事了吗?别说是一棵小树,就是让我栽两棵、三棵也没问题。”说干就干,我立即挽起袖子,一把拿起铲子,猛得插进沙土里,脚踩在铲子上,用力一压,再握着铲子的柄上,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儿往上抬,想把沙土铲上来,可怎么也抬不上来,我只好把铲子向上提一点,才费劲地抬起铲子,把铲起的沙土倒在坑的四周,我们就这样轮流地、反反复复地铲土,干得我们满头大汗,通过我们的齐心协力,终于挖好了一个很深的大坑
。啊!好累呀!我不禁想:“原来植树也不容易呀,以前看别人铲土时多么轻松,可现在自已做起来多费劲啊。”接下来就是栽树苗了,我们把树苗搬进大坑里,然后把它竖直,徐安负责扶着小树,我和李彧弯着身子用铲子把刚才挖出的土往坑里铲,填满整个坑,并用脚踩实,希望小树苗能在土壤里扎好根。最后,当然是浇水啰!我们三个人提着水桶跑到不远处的水池里打来一桶水,小心谨慎地把水浇在小树的四周,一切完工之后,我们站在小树下,挂上我们精心制作的小卡片“请爱护树木,树是人类的朋友……”看着一排排整齐的樱花树,我想:将来这些树长大了,开花了,市民广场一定会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风吹着小树苗的枝干,枝干摇摇摆摆,仿佛向我招手,说:“谢谢!”凝视小树,我似乎看见小树开出了淡粉色的花,许多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小树啊!小树!我要和你一起茁壮成长!
详细点评:
优点: 主题明确且积极:围绕植树节的植树活动展开,突出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如“为了让城市更绿,也为了让天空更蓝”,传递出积极的环保理念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使文章具有正面的导向性。 · 情节完整有条理:按照植树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从到达市民广场集合互动,到取工具开始植树,再到挖坑、栽树、浇水以及最后的挂卡片和想象,整个过程清晰明了,结构完整,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植树活动的流程。 · 人物心理描写细腻:“我”在植树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刻画得较为生动,从一开始的轻视,认为“植树太容易了”,到挖坑时的艰难感受“啊!好累呀!我不禁想:‘原来植树也不容易呀,以前看别人铲土时多么轻松,可现在自已做起来多费劲啊。’”,再到最后的期待和憧憬,这种心理变化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真实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 细节描写较生动:在描述挖坑和栽树的过程中,对动作的描写较为细致,如“一把拿起铲子,猛得插进沙土里,脚踩在铲子上,用力一压,再握着铲子的柄上,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儿往上抬”“把树苗搬进大坑里,然后把它竖直,徐安负责扶着小树,我和李彧弯着身子用铲子把刚才挖出的土往坑里铲,填满整个坑,并用脚踩实”等,这些描写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想象出植树的场景,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 不足: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整体语言较为平实,部分表述缺乏文采,例如“一把拿起铲子”“使出全身吃奶的劲儿往上抬”等表述比较口语化和随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文学性。 · 描写手法较单一:主要侧重于对植树动作和心理的描写,对周围环境、其他同学的状态以及植树现场的氛围等描写较少,使得文章的内容略显单薄,缺乏丰富的背景衬托。 · 结尾想象部分可拓展:结尾处对树长大开花后的景象想象不够丰富和深入,只是简单地描述了樱花盛开和小蜜蜂飞舞的场景,没有进一步拓展对市民广场整体环境变化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的活动等内容的想象,使得结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略有不足。 建议: 提升语言文采: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润色语言,如将“猛得插进沙土里”改为“猛地将铲子插入沙土深处”,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对于一些口语化的表述,可以用更书面化的语言替换,如“吃奶的劲儿”可以改为“浑身力气”。 · 丰富描写内容:增加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比如阳光的照耀、微风的吹拂、其他同学的欢声笑语等,以营造出更加活跃和富有生机的植树氛围;还可以描写一下不同小组之间的互动和竞争,使整个植树场景更加丰富多彩。 · 拓展结尾想象:在想象树长大后的场景时,可以更加具体地描绘市民广场的变化,如人们在樱花树下休闲娱乐、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还可以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些树对城市的意义,从而使结尾更具深度和内涵,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