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植树乐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充满生机的春天,“我”和小张、小邓拿着工具去植树,我们精心挑选地点,齐心协力种下树苗,满怀期待地浇灌,期待与小树苗共同成长,共享欢乐时光。

作文正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个植树的好季节,这不,我和小张、小邓正拿着工具去植树了。

我们迈着轻快的步子,哼着欢快的歌儿,来到了草地上。瞧!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花儿绽开了笑脸,柳枝抽出了新的枝条。我坚定地说:“这里的植物充满了生机,一定是个土质优良的地方,就在这植树。”

我拿出锄头,对准一个地方,轻轻一挖,哇!这里的土壤又黑又松软,还能翻出蚯蚓来呐!果然选对了地方!不一会儿,我就把树坑挖好了!哈哈!选对了地方可真是事半功倍呀!

我拿起树苗,轻轻地把它放进坑里,然后让小郑扶着树苗。我跑向远处,仔细打量着树苗,说:“往左一点,再稍微右偏一点。别动!完美!”小张开始填土,我仔细一看,提议道:“这可不行,得把大土块敲成细碎的土,便于树苗生根发芽!”小张听了,点头称赞!我拿起铲子,把大土块敲碎,把细土铲进了坑里。

树坑填满了,我拿起水壶,一边浇水,一边说:“小树啊小树,你要多喝点水,多喝水才能快快长高!我们才能在你的树阴下玩耍,小鸟才能在你的树上搭窝。”

看着我们亲手种植的小树苗,我仿佛多了一位“新朋友”,期待着它健康长大,期待与它共同成长。

详细点评:

优点:

主题突出:紧扣“春日植树”的主题,从决定植树的地点,到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等一系列过程,再到对小树苗未来成长的期待,完整地展现了一次植树活动,使主题鲜明且富有感染力。

· 描写生动:对春天的草地景象描写细腻,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花儿绽开了笑脸,柳枝抽出了新的枝条”,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为植树活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在描述挖坑时,“轻轻一挖,哇!这里的土壤又黑又松软,还能翻出蚯蚓来呐!”通过动作描写和感叹句,将挖坑时的轻松与惊喜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人物刻画较鲜明:通过对“我”、小张、小郑之间互动的描写,如“我坚定地说”“我拿出锄头”“小张听了,点头称赞”等,展现出小伙伴们一起劳动时的默契与和谐,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也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 语言活泼自然:整体语言风格轻快活泼,符合青少年的身份特点和劳动时的欢快心情。比如“我跑向远处,仔细打量着树苗,说:‘往左一点,再稍微右偏一点。别动!完美!’”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出“我”在植树过程中的认真与专注,以及劳动带来的乐趣。

不足:

情节缺乏深度:文章主要侧重于描述植树的过程,情节相对简单,缺乏一些更深入的情感或故事冲突。例如,在植树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遇到的困难或挑战,以及大家是如何克服的,这样会使文章更具层次感和吸引力。

· 部分用词可优化:文中部分词语的使用略显重复或普通,如“拿起”一词多次出现,可以适当替换以丰富语言表达。另外,“不一会儿,我就把树坑挖好了!哈哈!选对了地方可真是事半功倍呀!”这句话中“不一会儿”和“哈哈”的表述稍显随意,可以进一步优化语言,使其更加书面化和精炼。

建议:

深化情节内涵:可以在植树过程中设置一些小波折,比如工具不够用,大家需要轮流使用;或者在填土时发现有石头影响树苗生长,于是一起想办法搬走石头等。这些情节不仅能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还能更好地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

· 优化语言表达:对于重复出现的词语,可以根据语境进行替换。例如,第一次出现“拿起”可以用“握起”,第二次可以用“拎起”等。同时,对于一些口语化的表达,可以进行润色。如“不一会儿,我就把树坑挖好了!哈哈!选对了地方可真是事半功倍呀!”可以改为“不多时,树坑便已挖好。选此地果然明智,可谓事半功倍。”这样能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精炼,提升整体质量。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