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紫薇共绘春:一场童心与自然的对话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春风轻拂的植树节里,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少年用锄头与童心叩响大地,种下象征希望的紫薇树苗。从挖坑扶苗到围石立牌,孩子们在合作中感受劳动的喜悦,在四季畅想里寄托成长的期盼,用实际行动为“绿水青山”的生态画卷添上童真的一笔。作文正文:
“春风吹,阳光照,红领巾,胸前飘,挖土块,种树苗……”我们唱着欢快的歌曲,踏着轻快的步伐,迎着温和的春风,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做一件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植树。
我们携带着工具,来到平坦的草地上。我兴致勃勃地拿起锄头,用力地挖,我想:挖浅了,怎么放得下紫薇树苗呢?不挖深,紫薇树苗怎么扎根呢?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不停地挖,终于把坑挖好了。我说:“小艺,你来帮我扶苗,行吗?”小艺爽快地答应了,连忙走过来,扶着树苗,我把树坑填满,用脚踩平。小树苗植好了,我又拿起水壶,细心地为它浇水。
一切就绪,我走到小树苗跟前,看看它,摸摸它,我想:紫薇树苗快快成长吧,春天,我看你发芽,夏天,我看你长叶开花,秋天,我看你高大挺拔,冬天,我看你抵挡风雪。为家园多添一份绿色,为我们增添清新的空气吧!
为了紫薇树能茁壮成长,小艺提议在树苗的周围围上一圈小石头,又做了一个环保标识牌,上面写着“手下留情,让我快乐成长”。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代代造林林成森,年年种树树成林,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能拥有脉搏,让我们一起携手植树,共建美好家园吧!
详细点评:
1. 开篇段落(环境与行动描写)
优点:
以童谣式短句开篇,节奏明快,“红领巾,胸前飘”凸显少年儿童身份,画面鲜活。
“踏着轻快的步伐”与“温和的春风”形成动态呼应,奠定欢快基调。
不足:
“做一件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语意重复,建议改为“完成一项特别的任务”。
未点明活动组织方(如学校、班级),可补充“在老师带领下”增强真实感。
2. 植树过程段落(动作与协作描写)
优点:
“九牛二虎之力”“踩平”等词生动展现劳动细节,体现身体力行。
对话“小艺,你来帮我扶苗”自然引出合作场景,增强叙事真实感。
不足:
“不停地挖”较笼统,可补充“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等细节增强画面感。
“用脚踩平”后缺少衔接,建议增加“直到泥土像棉被一样紧裹住树根”等比喻。
3. 四季期许段落(想象与情感升华)
优点:
四季排比句“春天发芽…冬天挡雪”结构工整,体现时间维度中的生命关怀。
“为家园添绿”“清新空气”将个人行为与环保价值巧妙关联。
不足:
“摸摸它”后可增加触觉描写,如“树皮像婴儿皮肤般柔嫩”。
“抵挡风雪”稍显成人化,建议改为“穿上白雪棉袄也不怕冷”贴近儿童视角。
4. 环保行动段落(创意与实践延伸)
优点:
“围小石头”“环保标识牌”体现生态保护的具体行动,深化主题。
标语“手下留情”拟人化表达,符合儿童语言特色。
不足:
未描写标识牌制作过程(如颜料涂画、插牌动作),错失细节亮点。
“小艺提议”稍显突兀,可铺垫“望着柔弱的小树,我们皱起眉头想办法”。
5. 结尾段落(呼吁与升华)
优点:
引用环保标语“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说服力。
“代代造林林成森”巧用汉字结构,语言凝练有韵味。
不足:
“地球才能拥有脉搏”比喻稍显宏大,建议改为“地球才会展开绿色的笑容”。
结尾宜回归个人体验,如补充“红领巾在风中飘动,仿佛和小树挥别的手帕”。
具体修改建议:
1. 增强感官描写**:在“细心地为它浇水”后增加“水珠从叶尖滚落,像给小树戴上了水晶项链”。
2. 突出心理变化**:挖坑时补充“我的手心火辣辣地疼,但想到小树的家要牢固,又咬紧了牙关”。
3. 优化语言节奏**:将“我想:挖浅了…”改为自问自答式:“挖浅了?树苗会站不稳!挖深了?根须才能畅快呼吸!”。
4. 深化象征意义**:在紫薇树特性上做文章,如“妈妈说紫薇又叫‘百日红’,我要和小树比赛——它开花一百天,我坚持爱护环境一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