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深圳21校联考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得题目要求)
1.(1.5分)生活常识彰显化学素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晒干——分子不断运动
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O2是空气污染物
D.煤气泄漏——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2.(1.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H2
B.构成氯化钠的微粒:Na+、Cl﹣
C.铁离子:Fe2+
D.高锰酸钾:K2MnO4
3.(1.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4.(1.5分)氩氦刀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氩原子的质量为39.95g
B.在化学变化中,氦原子易失去电子
C.氦气的化学式是He2
D.氦、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
5.(1.5分)科学家研制出“TM﹣LiH”双催化剂体系,能显著提高在温和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的效率,原理示意如下图,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氮原子和氢原子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C.“TM﹣LiH”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前后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6.(1.5分)进食蔬菜有助于摄入多种营养素,如玉米、胡萝卜中的叶黄素(化学式为C40H56O2),有助于维护视力持久度,减少视觉伤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黄素属于氧化物
B.叶黄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叶黄素中碳、氧两种原子个数比为20:1
D.叶黄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7.(1.5分)物质的分离、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CO与CO2 | 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
B | 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生石灰 | 加水,测量温度变化 |
C | 除去食盐中的少量泥沙 |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D | 除去天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 用活性炭吸附 |
A.A B.B C.C D.D
8.(1.5分)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逐渐加水稀释肥皂水
B.足量的红磷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9.(1.5分)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为纯碱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将NH3、CO2通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反应:NaCl+CO2+H2O+NH3═NaHCO3↓+NH4Cl,过滤得到NaHCO3晶体,加热分解即制得纯碱。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60℃时,等质量的三种固体恰好完全溶解,需要水的质量最大的是NaHCO3
B.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为NH4Cl=NaCl>NaHCO3
C.NaHCO3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D.除去NaHCO3中的少量NaCl,可用NaCl的饱和溶液对固体进行洗涤
10.(1.5分)耐压密闭容器中有一定质量的碳粉和氧气,用电加热板引燃使之充分反应,碳粉完全消失(如图1),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容器内的气压变化(如图2)。已知:一定温度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压强增大说明容器中碳粉已开始燃烧
B.BC段至少发生2个化学反应
C.CD段压强下降的原因是燃烧结束,温度下降,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D.D点气体成分是CO2和CO,其质量比为11:7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0分)
11.(7分)阅读科普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金属的冶炼与应用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根据明代《天工开物》描述的冶铁方法,可以大致描绘出当时的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这一工艺过程得到的熟铁应该为中碳钢或低碳钢。这种把炼铁炉和炒铁炉串联使用的生铁、熟铁连续生产工艺,是现代冶金工艺的前身。
在冶炼熟铁时,用柳木棍快速搅拌,增大铁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中的碳被空气中O2转化成CO2而除去。这种在液态或半液态状况下通过搅拌使生铁逐步氧化脱碳的工艺,不但节约燃料而且可以连续地较大规模生产,是冶金技术史上的创举。
(1)过程主要有下面几个阶段,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
A.选矿——根据颜色和密度来挑选
B.熔炼——加入木炭并鼓入空气加热直至液态
C.铸造——将铁水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
D.搅拌——用木棍疾搅铁水实使之与空气充分接触
(2)从充分燃烧的角度看,两人推动风箱,目的是 ,风向宜与矿物 (填“逆流而行”或“顺流而行”)。
(3)不断翻炒液态生铁,主要目的是减少铁水中的 ,从而得到熟铁,熟铁属于 (填“纯金属”或“合金”)。
(4)铁制品易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而锈蚀,为保护金属资源,请你写出一条防锈的方法 。
12.(7分)2024年12月4日,春节正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5年春节成为首个非遗年。燃放烟花爆竹是庆祝春节的传统方式之一,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烟花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某品牌爆竹燃放产生哪些气体?
【资料卡片】①传统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S)、木炭(C)、硝酸钾(KNO3);②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闻到刺激性气味;③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与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品红溶液发生反应使其褪色。
【作出猜想】猜想Ⅰ:气体成分是CO2
猜想Ⅱ:气体成分是SO2
猜想Ⅲ:气体成分是(1) 。
(2)经过讨论,同学们直接得出猜想Ⅰ不成立,原因是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余下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假设实验中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3)装置B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 。
【实验验证】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4) | 猜想Ⅲ成立 |
【反思评价】(5)①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小明提出可以将A、C装置调换顺序,你认为是否可行?请说明原因。 。
【思维拓展】(6)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对环境带来的危害是 。
13.(8分)春晚机器人秧歌表演,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体现,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机器人技术,尤其是电池技术发展的深入思考。磷酸铁锂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动力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稳定性好、使用成本低等特点,能保证机器人稳定运行。
碳酸锂(Li2CO3)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可通过湿法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来制备,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破碎”:①“酸浸”前,材料需进行“破碎”,目的是 。
②为回收铜、铝、碳渣等材料,“破碎”时宜在氮气氛围中进行,原因是 。
(2)“酸浸”:①“酸浸”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浸出体系,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使锂离子脱出,选择性回收锂。综合图2,为了抑制铁的溶解,更好实现锂的选择性浸出,该过程选择最适宜的pH范围是 (填字母)。
A.2.5~3.0
B.3.0~4.0
C.5.0~6.0
②过氧化氢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氧气,其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沉淀”:①“沉淀”后操作Ⅰ、Ⅱ的名称为 。
②通过“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锂溶液,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后得到碳酸锂和含硫酸钠的废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火法回收是将电池拆解煅烧后提取金属,与火法对比,湿法回收的优点是 (写一点)。
14.(8分)深圳市以提升民生福祉为目标,全面推进自来水厂深度净化工程,计划2025年实现全市直饮水系统全覆盖,让清泉流淌进千家万户。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消毒是重要环节之一,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Cl2)、二氧化氯(ClO2)等。
(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吸入后会对人体上呼吸道黏膜造成损伤。盛装液氯的容器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填字母)。
(2)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3)自来水厂以亚氯酸钠(NaClO2)和盐酸为原料制得ClO2,化学方程式如下: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将一定质量的亚氯酸钠固体加到100kg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7kgClO2(气体全部逸出,忽略盐酸挥发),则所加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除了自来水消毒,ClO2在果蔬保鲜方面也有应用。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1和稳定剂2,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从果蔬运输保存的角度考虑,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