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珍惜童年,学会独立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童年〉读后感:珍惜童年,学会独立》是一篇关于读完高尔基名着《童年》后的深刻感悟文章。作者通过概述阿辽沙的痛苦童年生活,对比自己相对幸福的童年,反思了自己的依赖性和缺乏独立能力的问题,并表达了对外祖母善良慈祥的敬佩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珍惜。

作文正文:

童年是一条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闪亮的桥,童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乐基的童年却是非常的悲惨。

这本书主要讲了阿辽沙。彼什科夫在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处都是争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阿辽沙十一岁那年,母亲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产,便走上社会,独立谋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都十三岁了,当年的高乐基在十一岁已经走上了独立谋生的道路,想想自己无论做什么事,还要父母给我帮忙,就说一次做奥数题吧,读了一遍以后,觉得这道题很难,根本不经过自己动脑子试一试,就要爸爸来教我,其实这道题很简单,还没等到爸爸来教,我已经做出来了。还记得刚开学我去军训,教官要求我们自己洗衣服,其实洗衣服说起来觉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先要擦肥皂,然后这边搓搓,那边搓搓,……洗到再来,衣服还是不成样子,脏的地方还是脏,所以爸爸批评我依赖性太重,缺乏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怀宽阔,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阿辽沙孤独的心,外祖母对阿辽沙的爱,给予了阿辽沙坚强不屈的性格,让阿辽沙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们这个世界里谁都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那还会出现争吵、打架之类的事件?这又让我想到了我们以前,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读了《童年》这本书以后,不仅让我珍惜这美好的童年,还让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和做事。童年你是多么的伟大呀!

详细点评:

优点:

· 开篇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童年的美好,与阿辽沙的悲惨童年形成鲜明对比,为全文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 内容概括准确且精炼,作者用简短的语言清晰地概述了《童年》的主要情节和阿辽沙的生活经历。

· 对比鲜明,作者将自己的幸福童年与阿辽沙的痛苦童年进行对比,突出了幸福生活的可贵和应该珍惜当下的观点,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 情感真挚,作者表达了对外祖母善良慈祥的敬佩和对自己曾经依赖行为的后悔,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 结尾总结了全书的感悟,不仅表达了对童年的珍惜,还提出了应该如何做人和做事的思考,具有启发性。

不足:

· 部分句子表述略显生硬,如“在这本书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等,可以加入更多的修饰词或细节描写来增强表达力。

· 部分内容关联不够紧密,如从军训洗衣服的经历直接跳到对外祖母的敬佩,中间缺乏过渡句或段落来连接两部分内容。

· 结尾虽然提出了应该珍惜童年和学会做人做事的观点,但缺乏具体的行动计划或措施来支撑这些观点。

建议:

1. 可以尝试运用更加生动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表现力,如使用拟人、排比等手法来描绘阿辽沙的童年生活或自己的感悟。

2. 在描述不同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加入过渡句或段落来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流畅。例如,在描述军训洗衣服的经历后,可以加入一句过渡句来引出对外祖母的敬佩和对独立生活的重要性的认识。

3. 结尾处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行动计划或措施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改变的方向,如“我会从现在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和思考能力,不再依赖父母……”这样既能使文章更加完整和有力,也能给读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