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中汲取力量:我的阅读感悟与成长启示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分享了自己对《西游记》中主要人物的喜爱与思考,并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从书中汲取到的坚持与力量。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但也有可改进之处,让我们一同探讨。

作文正文: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还有一匹白龙马。

其中我最喜欢孙悟空,他聪明、勇敢,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得很大,也能变得十分小。还有火眼金睛很厉害,一下就能看出谁是妖怪。孙悟空还用金箍棒打死了很多怪物。

我不喜欢唐僧。他善恶不分。孙悟空打死了妖怪变的人,他还要念紧箍咒。疼得孙悟空死去活来,但是她不管碰到什么艰难险阻,却从未放弃取经。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哥哥来我家,让我和他一起拼一个200块的拼图。拼了一个小时多还没拼好,我想放弃,可哥哥鼓励我不要放弃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我终于拼好了这拼图。这可能就是书本给我的力量。

我读了《西游记》,感觉猪八戒是个贪吃贪睡,爱耍点小聪明,遇到困难就放弃,偶尔会被孙悟空戏耍的人物,有时还是挺可爱的。沙僧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倾尽全力去完成取经的任务。

详细点评:

优点:

1.主题明确,情感真挚:

· 文章开篇即点明主题——对《西游记》的喜爱,并以“最喜欢孙悟空”一句引出下文,简洁明了。

· 作者对孙悟空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例如“聪明、勇敢”、“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还会七十二变”等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孙悟空的英勇形象。

· 作者结合自身经历,将书中“坚持”的精神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相联系,体现出《西游记》对其成长的积极影响,情感真挚。

2.人物分析较为全面:

· 作者不仅表达了对孙悟空的喜爱,还对其他主要人物进行了简要分析,例如:

指出唐僧“善恶不分”,但也肯定了他“从未放弃取经”的坚定信念。

对猪八戒的评价较为客观,既指出其缺点“贪吃贪睡,爱耍点小聪明,遇到困难就放弃”,也肯定了他的“可爱”之处。

对沙僧的评价简洁明了,“忠厚老实”、“倾尽全力”,符合人物形象。

3.语言流畅,结构清晰:

· 文章整体语言流畅,逻辑清晰,段落划分合理。

· 开头引入主题,中间展开人物分析和自身经历,结尾点明主题,结构完整。

不足与建议:

1.人物分析深度不足:

· 问题: 作者对人物的分析较为表面,缺乏对人物性格成因和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

·建议:

例如,在分析孙悟空时,可以探讨他为何如此勇敢无畏?是因为他天生神力,还是因为他在花果山称王称霸的经历?

在分析唐僧时,可以思考他为何会“善恶不分”?是因为他过于善良,还是因为他过于依赖孙悟空?

在分析猪八戒时,可以探讨他为何会“遇到困难就放弃”?是因为他本性懒惰,还是因为他缺乏坚定的信念?

缺乏对主题的升华:

· 问题: 文章结尾仅简单提及“书本给我的力量”,但未对“力量”进行深入阐释,也未将其与自身成长或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 建议:

可以进一步探讨《西游记》中“坚持”的精神如何体现在师徒四人身上,以及这种精神对作者自身的启发和影响。

例如,可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在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时,如何从《西游记》中汲取力量,如何像师徒四人一样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

3.部分语句表达不够准确:

· 问题: 例如,“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得很大,也能变得十分小。” 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 建议: 改为“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得很大,也能变得很小。”

· 问题: 例如,“疼得孙悟空死去活来,但是她不管碰到什么艰难险阻,却从未放弃取经。” “她”指代不明。

· 建议: 改为“疼得孙悟空死去活来,但唐僧不管碰到什么艰难险阻,却从未放弃取经。”

4.段落衔接不够自然:

· 问题: 文章从人物分析到自身经历的过渡稍显突兀。

· 建议:

可以增加一些过渡句,例如“除了从书中人物身上汲取力量,书中情节也让我受益匪浅。”

或者在讲述自身经历时,与书中人物或情节进行类比,例如“就像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遇到无数艰难险阻,我在拼图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