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生日惊喜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教室里,同学们谈论着生日的欢乐,李小明却因父母远在外地而满心失落。细心的同学发现了他的难过,一场由同学们精心策划的生日惊喜就此展开,让这个原本孤单的生日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作文正文:
星期五第一节下课,同学们在教室里谈过生日的事。
杨梅梅说:“我上个星期过九岁的生日,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蛋糕。”杨梅梅说完,就舔了舔嘴,在回忆蛋糕的香味。王壮说:“我也刚刚过了九岁生日,生日那天是我们全家一起过的。”大家纷纷说着,李小明难过的回到了座位上,他往窗外望着说:“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他们一定不会回来给我过生日的。”李小明的声音小极了,但还是被王壮听见了。
王壮就对杨梅梅说:“李小明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们可以给他过生日啊。”这个消息全班同学都知道了,同学们都同意给李小明过生日。
第二天,刚好周末,也是小明的生日,同学们来到李小明的家门口,同学们按了下门铃。李小明的奶奶开了门问:“你们找谁啊?”王壮说:“奶奶,我们是李小明的同学,我们来给他过生日的。”奶奶说:“孩子们请进,小明正在睡觉呢。”王壮说:“我们给他一个惊喜。”同学们走进了李小明的家里,就急急忙忙的准备东西,有的吹气球,有的扫地,有的挂气球,还有的拖地。王壮和杨梅梅用所有的零花钱,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生日蛋糕,放在茶几上。吹完的气球用绳子绑住,然后松开手,让气球飞到上面的墙壁上,还在九个气球上写上了“祝李晓明生日快乐!”。这时,奶奶对同学们说:“小明起床了。”
李小明走出房间时,大家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李小明开心地哭了。
详细点评 :
· 优点 · 主题鲜明:文章围绕 “同学为父母不在身边的李小明过生日” 这一核心事件,生动展现了同学之间的纯真情谊与温暖互助,主题积极向上,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 情节完整: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从教室里同学们聊生日引出李小明的困境,到王壮提议为他庆生,再到同学们具体筹备并实施惊喜,情节推进自然,结构清晰,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的全貌。 · 语言通俗易懂:全文语言质朴平实,符合小学生的表达习惯,例如 “杨梅梅说完,就舔了舔嘴,在回忆蛋糕的香味”“同学们走进了李小明的家里,就急急忙忙的准备东西,有的吹气球,有的扫地,有的挂气球,还有的拖地” ,用简单直白的表述将场景描述清楚,便于理解。 · 细节初步刻画:部分语句对人物有一定细节描写,如 “李小明难过的回到了座位上,他往窗外望着说:‘我也快过生日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他们一定不会回来给我过生日的。’” 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出李小明失落的心情。 · 不足 · 语句存在错别字与语病:文中 “李小明难过的回到了座位上” 中 “的” 使用错误,应改为 “地”;“吹完的气球用绳子绑住,然后松开手,让气球飞到上面的墙壁上” 表述较啰嗦,可优化表达。 · 人物塑造不够丰满:除了李小明、王壮和杨梅梅,其他同学几乎没有具体的语言、动作或神态描写,人物形象较为模糊。例如在筹备生日过程中,可以让更多同学展现不同的性格特点。 · 场景描写不够生动:在布置生日场地和呈现生日惊喜的场景中,描写过于简略,缺乏感染力。如 “大家一起唱着生日快乐的歌,李小明开心地哭了”,没有对当时的氛围、李小明的具体反应等进行细致刻画,难以让读者深切感受到那种热烈而感人的气氛。 · 情感表达不够深入:文章主要停留在叙述事件上,对于李小明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同学们帮助他人时的心理活动等情感层面的挖掘不足,使得文章情感不够充沛。 · 建议 · 修正语言错误:将 “李小明难过的回到了座位上” 改为 “李小明难过地回到了座位上”;“吹完的气球用绳子绑住,然后松开手,让气球飞到上面的墙壁上” 可改为 “把吹好的气球用绳子绑住,松开手后,气球缓缓飘向天花板” ,使语句更加通顺准确。 · 丰富人物形象:在同学们筹备生日时,增加更多人物描写。比如 “调皮的张宇一边吹气球,一边故意做出夸张的表情,把腮帮子鼓得圆圆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文静的赵悦则仔细地把彩带系在气球上,认真地调整着角度” ,让更多同学 “活” 起来。 · 细化场景描写:在生日惊喜环节,可修改为 “李小明推开房门的瞬间,五颜六色的气球从天花板纷纷飘落,房间里彩带飘扬,烛光摇曳。同学们齐声唱起欢快的生日歌,笑容灿烂。李小明的眼睛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紧紧捂住嘴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增强画面感和感染力。 · 深化情感表达:加入李小明的内心独白,如 “听着同学们熟悉的声音,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李小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原本以为今年的生日会孤单度过,没想到收获了这么多温暖与爱,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同时也可以描写同学们看到李小明感动模样时的想法,进一步深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