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时代下,人类将走向何方?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围绕在高科技发展背景下,对人类生活及未来的种种思考展开,从对自身未来的遐想到对孩子成长现状的观察,探讨了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及潜在危机,引发人们对当下与未来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

作文正文:

坐在教室的我无聊的想着各种问题,想着我以后的生活是如何的,想着以后的人生会是美好的吗?突然我想着一个问题,若是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一百年后的人会是怎样的?会不会高科技已经代替了我们的工作,我们指挥着机器人工作着,而我们已经成为只会享受的人呢。我们会不会被高科技的机器人所代替。

不知道各位发现没,现在那些比较小的孩子在近几年长高的特别慢而特别胖,大多数孩子他们的父母把他们当做掌上明珠,而他们从不考虑什么,这个问题在城市更加明显。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的父母和他本身。大多数父母不会让自己儿女做太多的工作,大多数城市小孩,如果你把一棵小树或小草或小花叫他们说出名字,能说出来的是少之又少,甚至有可能连他们的父母也不认识。

这当然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我们的交通方式早已被高科技所取代,而他们所经历的少之又少。他们一生下来就被他们的父母视为金佛,在城市里的小孩如果叫他去爬上一座山,他们一个小时至少休息农村小孩的三倍。

在城市能运动的地方少之又少,而即使有也很少有人去,不信你可以任意找几个小孩问他们放学后是在家里还是去运动,问他们知不知道运动场在哪里。

现在农村也走向城市化,相信过不了几年,农村的人也会变得更懒更容易生病,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差。

这一切的一切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

详细点评:

· 优点:

主题具有前瞻性:文章聚焦于高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特别是对未来生活场景如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以及人类生活方式可能产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大胆设想,这种对前沿话题的关注能引发读者对未来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联系现实观察细致:文中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现象描写较为细致,如城市孩子被父母过度呵护,出现长高慢且胖、缺乏对自然事物的认知、运动量少等情况,通过对这些现象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现代生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使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说服力。

§逻辑结构清晰:整体上按照从个人思考到社会现象观察再到对未来的担忧这一逻辑顺序行文,层次分明,能够让读者清晰地理解作者的思路脉络,即从自身的遐想过渡到身边孩子的现状,进而推导出对未来人类生活可能面临的问题的担忧。

· 不足:

论据不够充分:在阐述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时,多为简单的现象列举和主观推测,缺乏具体的数据或研究支持。例如提到“现在那些比较小的孩子在近几年长高的特别慢而特别胖”,只是陈述现象,没有深入分析这种现象与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联系以及背后的原因,显得论证不够严谨。

语言表达欠精准:部分语句表述口语化且不够准确流畅,影响了文章的专业性。如“我们一生下来就被他们的父母视为金佛”一句,用词较为随意,可改为“我们从一出生就被父母视若珍宝”;“他们一个小时至少休息农村小孩的三倍”这种表述也不够清晰准确,可改为“他们爬山时休息的频率比农村小孩高很多”。

观点深度挖掘不足:对于发现的问题,仅停留在表面的阐述和简单的归因,没有进一步深入探讨解决方案或应对策略。例如文中提到农村城市化后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差、人们变懒易生病等问题,但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哪怕一些初步的思考方向或建议,使得文章在思想深度上有所欠缺

具体建议· 丰富论据:

在描述高科技对孩子成长影响等内容时,可以引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数据或权威报告,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比如查找一些关于儿童肥胖与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数据,来支撑城市孩子肥胖问题与缺乏运动、过度依赖高科技等因素相关的观点。

· 优化语言:仔细斟酌用词,避免口语化表达,使文章语言更加规范、准确、精炼。同时,注意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提高阅读的流畅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学习其语言表达技巧。

· 深化观点: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探索可能的解决之道。例如对于高科技带来的人类劳动方式改变和健康问题,可以探讨如何引导人们合理利用科技,保持适度运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对于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可以思考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居民健康意识培养等,从而使文章不仅仅是问题的呈现,更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方向和借鉴价值。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