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少年:萨克斯逐梦之旅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青春的舞台上,总有一些梦想如璀璨星辰般闪耀。15 岁的徐子恒,一个活力四射、热爱音乐的少年,怀揣着对萨克斯的独特挚爱,踏上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惊喜的音乐征程。从最初吹不出音的青涩,到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他的萨克斯之旅,是坚持与成长的生动乐章,诉说着梦想的力量。
作文正文:
我叫徐子恒,今年已经15岁了,我在觅渡桥读初中,我是一个活泼可爱、爱音乐的男孩,活泼可爱就不用说了,令我最得意、最自豪的还是吹萨克斯了。
萨克斯外形如一根弯了腰的茄子,“茄子”前面有七个音符键,声音也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茄子”头顶是吹的地方。从8岁开始我就学习萨克斯,我非常喜欢,我也想学会这门技能,所以我常常出现在琴行里。刚开始时,我连音都吹不出来,即使把脸憋得通红也不管用,虽然老师说我有这方面的天赋,可这萨克斯好像和我作对一样,松狮让我当众出丑,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我不甘心,得想个办法才行,我只好请教这里吹的比较好的哥哥。哥哥告诉我吹萨克斯不必用太多的力,一定要掌握方法,他还告诉了我他学习的窍门呢!
回到家我不气馁,抓紧练习,咬牙坚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能吹出音了,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后来经过老师的指点,自己刻苦的'练习,我几乎都不会吹错音符,我都考到了三级证书呢!在一次比赛中,我获得了三等奖呢!现在我都收了几个小徒弟呢!
现在我每当听到萨克斯的声音,我便想起我的一段经历。这就是我埋在心底的自豪—吹萨克斯。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开篇引人入胜,形象鲜明 · 开头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以及性格特点,重点突出对萨克斯的喜爱与自豪,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对主人公有初步的了解,为后文围绕萨克斯展开的故事做好铺垫。 2. 描写生动具体,富有画面感 · 在描述萨克斯的外形时,将其比作“弯了腰的茄子”,形象逼真,使读者能轻松想象出萨克斯的模样。同时,对吹奏时的细节描写,如“把脸憋得通红”“松狮让我当众出丑”等,生动地展现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尴尬,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3. 情节起伏有致,情感真挚 ·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学习萨克斯的过程,从一开始的艰难起步,到获得哥哥的指点,再到经过刻苦练习取得成绩,情节层层递进,富有起伏。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对情感的表达真挚自然,如“我不甘心,得想个办法才行”“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等,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在学习萨克斯过程中的坚持与努力。 4. 主题明确,具有激励作用 · 通过讲述自己学习萨克斯的经历,传达出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取得成功的主题。这种积极向上的主题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激发读者对梦想的追求。 (二)不足 1. 语言稍显平淡,文采有待提升 · 整体语言表述较为平实,部分语句缺乏感染力。例如,“刚开始时,我连音都吹不出来,即使把脸憋得通红也不管用”,可以通过增加一些修辞手法或更细腻的描写来提升表达效果。 2. 段落衔接不够自然流畅 · 文章中个别段落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如从向哥哥请教到回家练习的衔接不够连贯,使文章的整体结构略显松散。 3. 人物心理描写可进一步深化 · 虽然文中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描写,但对于主人公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克服困难后的复杂情感等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具体建议 1. 提升语言文采 · 可以多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丰富语言表达。例如,“萨克斯像一个高傲的精灵,起初总是对我这个‘小学徒’爱答不理”,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同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多样性,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 2. 优化段落衔接 · 在段落之间添加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比如,“在经历了向哥哥请教的那次转折后,我满怀信心地回到家中,开始了新一轮的努力”。这样的过渡句能够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下一个情节。 3. 深化人物心理描写 · 在描述关键事件时,深入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比如,在获得三等奖时,可以这样写:“站在领奖台上,手捧着那沉甸甸的奖杯,我的心像被无数只蝴蝶轻扑着,那些曾经的汗水与泪水、挫折与坚持,此刻都化作了心中无尽的喜悦与自豪。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在琴行里无数次吹错音符、憋红了脸的自己,而如今,终于在这音乐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