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韵童心:古筝少女的成长乐章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音乐的国度里,古筝宛如一抹典雅的东方神韵,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有这样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女孩,怀揣着对古筝的热爱,在琴弦上舞动梦想。从起初的不情愿到后来的刻苦练习,再到舞台上的精彩绽放,她用行动诠释着坚持与成长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走进她的古筝世界,聆听那琴弦间跳跃的旋律背后的故事。

作文正文:

我是一个活泼爱弹古筝的小女孩,令我最自豪的就是古筝表演啦!

记得有一次,从龚老师家回到家,妈妈第一件事就是让我弹古筝,可是我有一千个、一万个不愿,但也只好像个乖乖猫一样,噘着小嘴,慢吞吞地跑向古筝。刚弹了不一会儿,想起再过几天就要表演了,还是努力点,给妈妈一个惊喜。

从此,我每天晚上一回来,就去弹古筝,一弹就是大半天,妈妈一个劲催我睡觉了,可我依然“弹性正浓”,稳坐琴凳,埋头苦练,那悠扬的琴声伴着月光流溢在夜色中。

过了几天,真要去表演了,我的心像揣了一只兔子似的“呯呯”直跳。我又是兴奋、又是紧张,恨不得表演马上开始。

表演开始了,幕徐徐拉开,我彬彬有礼地向观众鞠了一下躬。琴弦轻抚,那悠扬的琴声悠悠地流淌着。时而像溪水缓缓流淌,时而像骏马在奔腾;时而像风吹过树梢,沙沙作响;时而像瀑布直泻千里,轰轰作响……

演奏完后,观众们都情不自禁拍案叫绝:“弹的'可真好!”我得到了台下观众潮水般的掌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果你想听我弹古筝,就请到我家来和我一起分享古筝的魅力吧!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开篇引人入胜,形象鲜明

· 开头简洁地介绍自己“活泼爱弹古筝”以及“古筝表演最自豪”,迅速勾勒出一个热爱古筝且有个性的小女孩形象,让读者初步了解主人公,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2. 情节起伏有致,情感真挚

· 从被妈妈要求弹古筝时的“一千个、一万个不愿”,到为了表演努力克服困难、坚持练习,再到最后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情节有明显的起伏变化。这种变化生动地展现了小女孩在面对古筝学习与表演时的内心成长历程,情感表达真挚自然,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小女孩的经历之中。

3. 描写生动细腻,富有感染力

· 在描写表演场景时,通过对琴声的细致刻画,如“时而像溪水缓缓流淌,时而像骏马在奔腾;时而像风吹过树梢,沙沙作响;时而像瀑布直泻千里,轰轰作响”,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琴声具象化,让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古筝音乐的美妙与灵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4. 主题明确,富有启示

· 结尾通过观众的称赞引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点明了文章主题,强调了努力与坚持的重要性。同时,小女孩邀请读者去听她弹古筝,分享古筝魅力,也传达出一种对音乐热爱的积极态度,给人以鼓舞与启发。

(二)不足

1. 语言稍显稚嫩,文采欠佳

· 整体语言较为直白、简单,部分表述不够精炼。例如“像个乖乖猫一样”“弹性正浓”等表述比较口语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章的文学性。

2. 段落衔接不够自然流畅

· 文章中个别段落之间的过渡略显生硬,如从日常练习直接转到表演开始,缺乏连贯自然的衔接语句,使得文章结构略显松散。

3. 人物心理描写可深化

· 在描述小女孩的心理活动时,虽然有一定的体现,但仍有可挖掘的空间。比如在表演前的紧张兴奋,可以更加深入地描写小女孩内心的担忧、期待等复杂情绪,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具体建议

1. 提升语言质感

· 多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润色文章。例如,将“像个乖乖猫一样”改为“似一只乖巧温顺的小猫”,将“弹性正浓”改为“兴致盎然”。同时,可增加一些引用、成语等,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

2. 优化段落衔接

· 在段落之间添加适当的过渡性语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连贯。比如在从日常练习转到表演开始时,可以这样写:“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辛勤苦练,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表演时刻。幕布缓缓拉开,我深吸一口气,踏上了属于我的舞台。”

3. 深化心理描写

· 在描写小女孩的心理活动时,可以更加细腻深入。比如在表演前:“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既兴奋又紧张,脑海中不断闪过练习时的场景,那些曾经的磕磕绊绊此刻却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我不停地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发挥出最佳水平。”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