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师来首页学科首页语文资源语文学科知识拓展高考语文试题有何新特点?如何掌握这些特点

高考语文试题有何新特点?如何掌握这些特点

来源:网络整理

很多考生和家长、教师经常说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

这句话有多层意思,语文很重要,是其他学科的基础,高考语文的难度将逐年加大。

冷丝今天依旧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相关资料和研究论文,总结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的三大命题特征,仅供2020年高考生、语文教师参考。

第一个特点,语文试题既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也凸显“增长知识见识”的重要性。

综观全国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试题取材覆盖古今中外,涉及文化、文学、艺术、历史、科技等领域,内涵丰富广博。

全国卷Ⅲ套试题文言文阅读均取材于《史记》,全国II卷论述类材料节选叶嘉莹论杜甫,全国I卷、II卷文学类材料分别选取鲁迅的《理水》和莫泊桑的《小步舞》,经典荟萃,名家云集。


全国II卷作文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要求考生对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祖国重要发展节点展开细节想象,全国II卷、III卷材料分别展示港珠澳大桥建成、“嫦娥四号”飞抵月球背面等反映国家进步的标志事件。

试题材料还包含有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书画艺术等大量内容。

很显然,2019年高考语文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试题素材的优势,使考生在答题的同时领略我国文化经典、铭记历史、感受当代成就,进而增长学识和见识。

第二个特点,考察高中生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等。

根据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可以发现,语文试题全面考查考生的关键能力——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能力,凸显应用性考查要求,引导考生重视实践,学以致用,不能读死书。

试题重点选择既能体现语文学科特色,又与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素材,引导考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卷中,材料广泛涉及世乒赛、冬奥会等体育热点,传统音乐、中国书画等文化热点,压力与肥胖、生物酶与饮酒等生活热点。

这种选材设计,有助于引导考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理解语文、应用语文,在应用语文中感受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

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查内容。与往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不限文体不同,2019年全国I卷作文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II卷作文题“青春接棒,强国有我”都明确规定考生必须采用演讲稿、书信、观后感及慰问信等特定的实用性文体。

这些实用性文体与考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也更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全国III卷作文题“画里话外,师生情长”。该题虽未明确规定文体,但漫画材料直接取材于每个考生都深有感触的场景,有助于激发考生写作热情,抒发真实情感。

全国卷的作文题对中学写作教学释放出强烈信号:写作要立足实际生活需求,强调实际应用,避免言之无物、大而无当。

第三个特点,聚焦学科素养,考察学生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运用。

2019年高考语文命题将答题要求与人生体验相结合,设计真实的任务情境。

全国I卷作文“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要求考生“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II卷作文“青春接棒,强国有我”设置5个具体写作任务,要求考生任选其中之一,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特定的身份、特定的文体展开想象与思考,完成写作。

这些任务要求通过设置与真实生活高度接近的写作情境,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清晰指明了语文素养提升的具体方向。

全国卷的Ⅲ套试卷的第17~19题都是重点考查词语运用、语篇衔接、语病修改或标点符号的运用,但这种考查并非孤立、简单、直接展开,而是被设置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之中,有助于考生结合人生体验进行理解,推动语文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的落地。

高考语文命题者将试题材料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创设综合的探究情境。

全国I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考查对鲁迅《理水》中人物形象的理解,并不直接提问,而是借用教材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的话,引导考生在鲁迅的作品群中进行综合思考。

全国III卷古诗文阅读第15题要求考生将刘禹锡原诗与教材背诵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使考生置身于刘禹锡的作品群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审美感知、理性思考的迁移和整合。

全国I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3题考查对铁凝原文内容的推断,引入老舍的名言,也是这种命题思路。

这种综合的探究情境创设可以帮助考生由此及彼,由试题而教材,连点成面,在综合思考中获取新知,实现高考语文对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命题者巧妙地将试题设置与生活现实相结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

全国III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要求考生对“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说法进行分析,但“‘新型’的志愿者”这一说法并未直接出现在材料之中,是结合生活实际而设定的特殊问题情境,考生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才能理解考查内容。

全国II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该题也引导考生从材料中拓展开来,结合中国当代的伟大成就来深刻理解考查内容。

这些试题设置都着力于引导考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探究问题,在更开放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为考查和提升考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冷丝观察到,高考语文命题的难度确实是在增加的,2019年命题对2020年备考生和语文教师最大的启示就是:确实不能读死书,尤其是复习备考阶段,考生一定要要学会将语文知识融会贯通,同时,语文学习、复习要注意贴近生活。

唯有如此,你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语文,提高语文应试能力。

来源:网络

更多语文学科拓展知识...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