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四季山景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开篇点明家乡的山虽不如一些名山闻名,但四季却如画般美丽,引出下文对四季山景的具体描述。

作文正文:

我家乡的山虽然没有泰山那样的峰峦,没有香山那样似火的枫叶,也没有黄山的秀丽,但他却四季如画。

春天,万物复苏。山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带着泥土的芳香,嫩嫩的,绿绿的,迎春花也展开了她那久违的笑容;柳树的嫩芽染绿了枝头,杜鹃鸟在枝头有唱起了歌。山间,可谓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杨梅树早已长出了绿叶,桃树、梨树也绽放开芳香的花了,树下有着成百上千的蝴蝶蜜蜂飞舞着,好像在开演唱会。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仿佛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春风一吹,荡漾起一波波绿浪。

夏天,绿树成荫。山上的翠竹、树呀,长得十分茂盛,如同给这座大山撑起了一大把绿伞,完全不要考虑热不热的问题。看那翠竹,挺拔而又谦虚,听!哦~~~是蟋蟀、蝈蝈、知了……虫子的歌声,好像是在庆祝夏天的到来。黄昏,太阳“烧”红了整座大山,如同徜徉红色的海洋里。

秋天,硕果累累。山上的果树都结满了果实,有梨子、板栗、橘子……金黄的落叶铺成了一块巨大的地毯,一阵萧瑟的秋风吹来,落叶被微微吹动,如同“秋风扫落叶”,真有一种诗意感。秋雨悄悄地走来了,小雨“啪嗒啪嗒”的'下着,把刚成熟的果实好好好清洗了一遍,个个变得晶莹剔透,小巧玲珑,让你看了就忍不住想吃掉它们。

冬天,皑皑白雪。一阵鹅毛大雪过后,整座大山都穿上了一件厚厚的白羽绒服,挺拔的松树上也有厚厚的积雪,真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这就是我的家乡四季的山的景色,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再次带你领略这四季的山之美。

详细点评:

优点:

主题明确:紧扣“家乡四季的山”这一主题,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依次描写,层次清晰,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家乡的山在不同季节的独特魅力。

善用修辞:在描写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春天,万物复苏。山底,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中的“偷偷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小草以人的灵动;“站在山顶上,放眼望去,仿佛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春风一吹,荡漾起一波波绿浪”将满山的绿景比作绿色海洋和绿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山林的绿意盎然。

情景交融:不仅仅是对山景的客观描写,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如结尾“这就是我的家乡四季的山的景色,我愿意牵着你的手,再次带你领略这四季的山之美”,表达了对家乡山景的热爱与自豪,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不足:

描写较浅:整体描写相对比较浅显,缺乏对细节的深入刻画。例如在描写秋天的果树时,只是列举了几种果实,对于果实的形态、色泽等没有更细致的描写,难以让读者充分感受到硕果累累的景象。

语言较平:语言风格较为平淡,文采稍显不足。在词汇运用上不够丰富多样,句式也相对较为单一,使得文章在阅读过程中略显单调。比如在描写夏天的虫子叫声时,只是简单地说“听!哦~~~是蟋蟀、蝈蝈、知了……虫子的歌声”,这样的表述比较直白。

具体建议:

深化描写:在描写景物时,进一步挖掘细节。比如秋天的果树,可以详细描写梨子挂满枝头,像一个个小灯笼,板栗球长满刺,像一个个带刺的小皮球,橘子的色泽鲜艳,像是给树添上了金色的装饰等,让读者能更好地想象出景象。

提升语言:积累更多优美的词汇和句式,运用到文章中。例如在描写夏天的翠竹时,可以用“那片翠竹,亭亭玉立,修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一群身着绿裙的仙子在翩翩起舞,她们挺拔的身姿,又如坚毅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山林”,通过比喻和拟人,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语言更具美感。在句式上,也可以适当增加长短句结合,如“看那翠竹,既挺拔骄傲,又谦逊温和;既在夏日骄阳下展现蓬勃生机,又在秋风萧瑟时坚守不倒”,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重新回答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