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家乡的神秘大山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家乡都有着独特的印记。而我的老家后面,那座高大雄伟的山,便是我童年的乐园,那里藏着数不尽的趣味与美好,快来一同领略它的独特魅力吧。作文正文:
我的老家后面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山,山上的景色十分有趣。不信,那就来看看吧。
山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身旁长着一些小巧玲珑的草,它们在一起你挨我拍,好像在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呢呢。
山上有许许多多希奇古怪的石头,有的像慈祥的老人,有的像勤劳的水牛,还有的像可爱的肥猪。其中有块最大的,竟是一只凶猛的猎豹在追一只山羊,活灵活现。
山上小鸟成群,一会儿在树林里飞来飞去,一会儿在树枝上东蹦西跳,唱出婉转的歌曲,实在好听。蜜蜂们一会儿在花朵上认真地采蜜,一会儿开心地跳舞,它们只只喜笑颜开、快乐无比!
山上的小动物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叽叽叽”、“嗡嗡嗡”、“呱呱呱”、“哇哇哇”……跟清风流水形成了耐人寻味的大合唱。它们赞美大山的歌声传遍了整个家乡。
我家乡的山真美啊!
详细点评:
优点:
第二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你挨我拍”“玩‘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赋予花草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花草相伴生长的和谐有趣画面 ,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它们的活泼。
第三段:采用比喻的手法,把石头比作老人、水牛、肥猪、猎豹追山羊,将石头的形状描绘得栩栩如生,使石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画面感。
第四段:“一会儿…… 一会儿……” 句式的运用,细腻地刻画了小鸟和蜜蜂的动态,展现出它们在山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它们的活动。
第五段:通过描写小动物们不同的叫声 “叽叽叽”“嗡嗡嗡”“呱呱呱”“哇哇哇”,与清风流水形成大合唱,从听觉角度丰富了文章内容,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
不足:
用词:“希奇古怪” 存在错别字,应为 “稀奇古怪”。词汇较为普通,如描写花用 “美丽”,描写草用 “小巧玲珑”,比较常见,缺乏新颖性,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语句:部分语句表述较口语化,如 “不信,那就来看看吧”,在书面表达中稍显随意,影响文章整体的文采。
内容:整体描写比较笼统,缺乏细节。比如描写花,没有具体描述花的种类、颜色、形态;描写小动物的声音,也没有进一步描述这些声音组合在一起的具体效果。
建议:
词汇:积累并运用更丰富、生动、精准的词汇,如描写花可以用 “娇艳欲滴”“婀娜多姿” 等;描写草可以用 “嫩绿葱郁”“纤细柔软” 等。
语句:将口语化表达改为更具文学性的表述,如 “不信,那就来看看吧” 可改为 “若您不信,且随我一同探寻这奇妙之景” 。
内容:增加细节描写,比如描写花时,可以写 “山上那一束束粉色的桃花,花瓣如少女的裙摆般轻盈,层层叠叠地簇拥在一起,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描写小动物声音时,可以写 “‘叽叽叽’的鸟鸣清脆悦耳,似在欢唱清晨的美好;‘嗡嗡嗡’的蜂鸣声沉稳有力,那是它们忙碌的赞歌;‘呱呱呱’的蛙叫此起彼伏,为这场大合唱增添了欢快的节奏 ,它们共同交织出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