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山记:坚持之旅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天气格外爽朗,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气息。枫叶红了,树叶黄了,一瓣瓣地飘落下来,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 文章开篇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美景图,通过视觉(枫叶红、树叶黄、桂花飘香)与嗅觉(桂花气息)的结合,营造出清新、舒畅且略带寂寥的氛围,为下文的登山活动奠定了基调。同时,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引入,增添了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自然地引出作者背诗感叹的情景,从而开启登山之旅的叙述。

作文正文:

天气格外爽朗,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气息。枫叶红了,树叶黄了,一瓣瓣地飘落下来,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背着龚自珍的千古佳句,眼望窗外,不禁感叹。

乘着秋风,和煦也变得十分温柔,我们踏上了登山的旅程。

来到自然的氧吧,人的心也变得十分舒畅,让人陶醉在这清鲜的空气中。

踏入林荫中,眼前的阳光变得温和。我提议:“来一场登山比赛!”妈妈说干就干,说:“比就比,谁怕谁?”说着,我们就开始了正式的比赛。

与草为伴,与花为友,我尽力的奔跑着,挥洒着汗水。我和母亲不分上下,山友陡,路又难走,我一步步艰难地往上跑,我的脚开始不听使唤,开始发麻。“嘿噻,嘿噻!”母亲一边跑一半为自己加油鼓劲。渐渐地,我开始体力不支,只爬到半山腰,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襟。母亲紧随其后,丝毫不肯松懈。我只好一步步来,因为脚实在是走不动了,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面前拂来一阵微风,山腰上,我累得停下了脚步,我双手捂着腿,嘴中吐着气,说着:“不行了,不行了……”母亲追了上来,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也不甘示弱,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前行,时不时回过头去,寻找母亲的踪影。

一路上,我咬牙坚持着,嘴中不停的喃喃着:“坚持,就是胜利!”忽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光明——山顶!我奋力向前冲去,忘了疲劳,忘了汗水,双臂不断地摆动着,离终点越来越近……

我站在高台上,抖抖身子,鸟瞰远处迷人的风景,这不就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最好诠释吗?想着,一缕微风钻进我的身子,好凉爽!

登山,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坚持!

详细点评:

详细点评:

第一段,优点在于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枫叶红了,树叶黄了,一瓣瓣地飘落下来”,精准地捕捉到了秋日特色景观,给读者以直观的画面感;引用诗句也较为恰当,能顺势抒发情感并引出下文。不足之处在于语言稍显平实,部分表述可更加精炼,例如“桂花?的气息”中问号应去掉,使表达更流畅。

第二段,“乘着秋风,和煦也变得十分温柔,我们踏上了登山的旅程。”此处将秋风拟人化,赋予其“温柔”的特性,使语言更具感染力,也为登山之旅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出登山主题简洁明了。

第三段,“来到自然的氧吧,人的心也变得十分舒畅,让人陶醉在这清鲜的空气中。”优点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登山之地比作“自然的氧吧”,形象地传达出空气清新宜人的特点,进而表达出人在其间的舒畅感受,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不足是“让人陶醉在这清鲜的空气中”表述较口语化,可改为“令人沉醉于这清新的空气之中”,使表达更具文雅性。

第四段,“‘来一场登山比赛!’妈妈说干就干,说:‘比就比,谁怕谁?’”对话描写生动活泼,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与积极性,使情节富有动态感。“山友陡,路又难走,我一步步艰难地往上跑,我的脚开始不听使唤,开始发麻。”“山友陡”应是“山势陡峭”的笔误,影响了表意的准确性;“我一步步艰难地往上跑”描述较为简单,可细化动作描写,如“我双手紧握拳头,双臂用力摆动,一下又一下地奋力朝着山顶攀登,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地心引力对抗”,增强画面感。

第五段,“面前拂来一阵微风,山腰上,我累得停下了脚步,我双手捂着腿,嘴中吐着气,说着:‘不行了,不行了……’”环境描写与人物状态描写相结合,微风的拂面与“我”的疲惫形成对比,突出了登山的艰辛。“母亲追了上来,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我也不甘示弱,拖着疲惫的身子,继续前行,时不时回过头去,寻找母亲的踪影。”体现了母子间相互竞争又相互鼓励的关系,丰富了文章的情感层次。不过,整体描写略显平淡,可增加一些心理活动的刻画,如“我心中暗自鼓劲,绝不能轻易放弃,每次回头望见母亲坚定的眼神,我便又有了前行的动力”。

第六段,“一路上,我咬牙坚持着,嘴中不停的喃喃着:‘坚持,就是胜利!’忽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光明——山顶!我奋力向前冲去,忘了疲劳,忘了汗水,双臂不断地摆动着,离终点越来越近……”优点在于通过心理独白“坚持,就是胜利!”直接点明文章主旨,且对登顶前的冲刺描写节奏明快,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激动与力量的爆发。但“嘴中不停的喃喃着”存在语病,可改为“口中不停地默念着”。

第七段,“我站在高台上,抖抖身子,鸟瞰远处迷人的风景,这不就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最好诠释吗?”以站在山顶俯瞰风景作结,照应前文引用的古诗,使文章结构完整,同时升华了情感,让读者体会到登山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成长感悟。不过,“我站在高台上”表述不准确,可改为“我站在山顶上”,使描述更符合情境。

建议:

整体文章在叙事与写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可以在细节描写、语言锤炼以及情感深度挖掘上进一步提升。多运用些修辞手法丰富景物与人物描写,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在叙述过程中增加人物的心理变化描写,使情感波动更加细腻真实;对于引用的诗句等经典语句,可适当阐述其与自身经历的紧密联系,加深文章的内涵与文化底蕴。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