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昆明与福州的鲜果记忆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通过对比作者两个故乡——昆明和福州在不同季节中最早成熟的水果,展现了两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樱桃和枇杷的生长过程及其美味,表达了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
作文正文:
我的故乡在昆明,但是我的第二故乡在福州。
每年春夏之交,昆明最早成熟的水果是樱桃,而福州最早成熟的水果是枇杷。
初春的昆明,细雨蒙蒙,樱桃树贪婪地吮吸着雨雾带来的水分,一片片嫩叶和一个个花蕾在逐渐膨胀。天晴了,才几天,树上就开满了樱花,花瓣白里透红,花蕊是黄色的,微风吹来,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引来许多蜜蜂和蝴蝶。
到了五一节前后,樱桃树上结满了果实。樱桃的颜色开始是青的,渐渐变成了淡红、大红,就象一张张小红脸蛋,嫩嫩的,一碰就破,非常惹人喜爱。吃起来甜中带酸,不过,看着樱桃可爱的样子,我真是舍不得吃。
几乎与昆明同时,福州的土壤和气候在孕育着枇杷。其实枇杷比樱桃稍早开花结果,在冬末,枇杷就已经顶着寒风长出花蕾。花开后,花冠是淡黄白色的,有一种它特有的芳香。它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象锯齿,很厚,背面有茸毛。往年,要到四月份才有枇杷卖,可是这两年,三月中旬你就可以吃到枇杷了。成熟的枇杷是黄色的,等到熟透了,它会变成橙黄色。福州的枇杷是椭圆形的,大个的象鸡蛋一般大小,不象昆明的枇杷都是圆形的。
摘一个枇杷仔细看看,黄橙橙的枇杷皮上长满了茸毛。剥开皮,黄橙橙的汁水似乎就要滴下来,咬一口,啊!甜津津的,让人越吃越爱吃。
这就是我的故乡,两个故乡,两种鲜果,世世代代养育着故乡的人们,也养育了我。我想,我真幸运,我要吸收更多的樱桃的养分,枇杷的养分,故乡的养分。
详细点评:
优点: · 结构清晰,条理分明。文章分为两部分,分别描述了昆明的樱桃和福州的枇杷,每部分都按照时间顺序展开,逻辑性强。 ·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花瓣白里透红”、“黄橙橙的汁水似乎就要滴下来”等句子,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水果的美丽和诱人。 · 细节描写丰富,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如描述樱桃的颜色变化、枇杷的外形特征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 情感真挚,主题明确。通过对两个故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不足: · 部分句子表达略显冗长。例如,“其实枇杷比樱桃稍早开花结果,在冬末,枇杷就已经顶着寒风长出花蕾。”这句话可以简化为“实际上,枇杷比樱桃更早开花结果,冬末时便已顶着寒风绽放。” · 有些段落之间的过渡不够自然。比如从昆明的樱桃转到福州的枇杷时,可以加入一些过渡性的语句,使文章更加连贯。 · 缺乏对个人经历的具体描述。虽然提到了两个故乡,但文章中并没有太多关于作者在这些地方生活的具体经历或感受,如果能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会使文章更具亲和力。 具体建议: · 对于句子表达冗长的问题,建议精简语言,去掉不必要的修饰词,保留核心意思。同时,注意句子的节奏感,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 · 为了增强段落之间的连贯性,可以在转折处添加一些过渡性的词语或句子,如“然而”、“相比之下”等,使文章更加流畅。 · 尝试加入一些个人经历或感受,比如在昆明摘樱桃的情景、在福州品尝枇杷的美好回忆等,这样不仅能够丰富文章内容,还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