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跨越心中的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在离异家庭中成长的经历,从对母爱的渴望到对后妈的误解,再到最终的接纳和和解,展现了作者情感上的转变和成长过程中的挑战。

作文正文:

我从小生活在离异家庭,那时还在吃奶,怎么会记得妈妈呢?上了幼儿园后,我才知道“妈妈”这个词。班上每个孩子都有妈妈,唯独我没有?我很好奇,一直问奶奶“妈妈去哪了?”奶奶总是微笑着说:“孩子,妈妈在外面挣钱,会回来的。”于是,我天天盼望着,盼望着妈妈回来。

三年级,我第一次见到了妈妈。“孩子,你 妈妈要回来啦。”奶奶喊道。我立刻从床上跑下来去问奶奶“真的吗”,我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一样甜,既兴奋又紧张。我一直等,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第二天一早,看见一个年轻清秀的妇女正在厨房间煮着什么。我猜她肯定是我妈妈。她也看到了我,好像是有点不好意思,对我说:“岚岚,醒了,吃早饭吧。”她把一碗鸡蛋面端到我面前,我第一次吃着妈妈做的早饭,心里异常激动,说:“妈妈,一起吃吧。”她先愣了一下,然后与我一起吃,我们有说有笑。

四年级期中考试后,我拿着95分的试卷,高高兴兴地回家给妈妈签字。她签完字,我愣住了:怎么与我知道的名字不一样呢?我又去问奶奶,奶奶告诉了我真相。天啊,原来我依赖的这个人是后妈!我懵了,大声地对她吼:“你根本不是我妈,滚开!”说完便进了房间,躲在被窝里大哭……

晚上,爸爸回来,知道了我与后妈的事,坐在我床边跟我说:“孩子,别生气,我们想等你长大些再告诉你,她会像你亲妈一样对你的。”听了爸爸的话,我回忆起那些和后妈在一起的日子,她确实精心照顾我,像亲妈一样;她对爷爷奶奶也很孝顺、对我爸更好,称得上一个好媳妇、好妻子,我说的话一定伤她的心了。于是,我写了封道歉信,悄悄放在她枕头上……

第二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去厨房,看见妈妈又做好了早饭,我不好意思主动说话,就站在她旁边。她微笑着对我说:“孩子,吃早饭吧。”这句熟悉的话,像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里,我由衷地说:“好呀,妈妈,我们一起吃吧。”她欣慰地笑了,我也笑了。

生命中的一个坎,我终于迈过去了,真好!

详细点评:

写作优点:

1. 情感真挚:文章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真实地传达了作者对母爱的渴望和对后妈情感的转变,情感真挚且引人共鸣。

2. 情节连贯:文章情节连贯,从对母爱的好奇、第一次见到妈妈的喜悦,到发现真相的痛苦,再到最终的和解,情节层层递进,引人入胜。

3. 细节描写:文章中对细节的描写,如“心里顿时像喝了蜜一样甜”,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和场景的生动性。

写作不足:

1. 情感转换处理:在情感转换的处理上,如从对后妈的误解到最终的接纳,可以更细腻地描写作者的心理变化。

2. 语言表达:部分语言表达可以更加精炼和规范,避免口语化的表达,使文章更加正式和流畅。

3. 结构安排:文章的结构可以更加紧凑,特别是在描述情感变化的部分,可以更加有序地组织语言,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具体建议:

1. 情感转换细化:在描述情感转换时,可以加入更多作者的内心独白和反思,如“我意识到,尽管她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但她给予的爱是真挚的”。

2. 语言表达优化:将一些口语化的表达改为更规范的语言,如“她微笑着对我说”可以改为“她面带微笑地对我说”。

3. 结构紧凑:重新安排段落,使每个段落都紧密围绕主题展开,如先描述对母爱的渴望,再描述和后妈的关系变化,最后描述和解的过程。

4. 结尾加强:文章结尾可以加入一个总结性的段落,强调跨越心理障碍的重要性和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如“我终于明白,母爱的形式多种多样,而接纳和理解是连接心灵的桥梁。”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