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 “飞碟” 诡计与老虎的复仇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因受骗而蒙羞的老虎,听闻狐狸四处炫耀后怀恨在心。当二者再度相遇,狐狸故技重施,妄图用 “飞碟” 骗局脱身,不料老虎早已洞悉其奸。一场惊心动魄的智斗就此展开,最终狡猾的狐狸难逃被老虎捕食的命运。
作文正文:
老虎受骗了,从此狐狸便到处炫耀自己的聪明、了不起。这件事传到了老虎的耳中。有一天,老虎在一座山上又遇到了这只狐狸。
老虎说:“上次我上当,不过我今天不会再上当了,你这只狡猾的狐狸。”狐狸说:“亲爱的老虎,求你放了我吧!”“要想放你没那么容易,除非你再用坏脑筋来骗我,不过我可不会再次上同样的当了。”老虎说。
狐狸看见地上有一根猎人掉了的木棍,眼睛一亮说:“哇!飞碟,飞碟,快看呀!”老虎往上看了一眼,狐狸马上拿起木棍重重地砸了下去,可不巧的是,老虎竟然灵巧地躲开了,狐狸说:“不可能,你怎么知道我要砸你?”
“这里到处是树怎么可能有飞碟呢?而且我刚才在试探你,就在你捡起木棍的一瞬间我顺便看了你一眼,接着听声音就灵巧地躲开了,事情就这么简单。不过上次没吃你害我饿肚子,但是今天你可就没那么容易逃跑了。”老虎摸摸肚子就往狐狸身上扑去,狡猾的狐狸终究没有逃过一劫。
老虎终于饱餐一顿,心里美滋滋的!
详细点评 :
· 优点: · 故事脉络清晰:文章以 “老虎受骗后得知狐狸炫耀 — 再次相遇 — 狐狸施计 — 老虎识破并复仇” 为叙事主线,情节推进自然,逻辑连贯,读者能轻松理解故事发展。 · 矛盾冲突鲜明:老虎的警惕和复仇决心与狐狸的狡猾求生形成强烈对立,如老虎直言 “上次我上当,不过我今天不会再上当了”,狐狸则急切求饶并试图施骗,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可读性。 · 突出角色特性:通过语言和行为描写,强化了老虎和狐狸的典型性格。老虎表现出吸取教训后的谨慎与果断,如 “就在你捡起木棍的一瞬间我顺便看了你一眼,接着听声音就灵巧地躲开了”;狐狸则延续了狡猾的特质,试图用虚假的 “飞碟” 转移老虎注意力。 · 不足: · 表述错别字与语病:“一根猎人掉了的木棍” 表述不当,可改为 “一根猎人掉落的木棍”;部分标点使用不规范,如对话标点缺失,“哇!飞碟,飞碟,快看呀!” 应改为 “哇!飞碟,飞碟,快看呀!” 。 · 情节合理性欠佳:狐狸用 “飞碟” 作为骗术,与前文老虎已经识破类似骗局的设定存在矛盾,缺乏新意且难以令人信服;同时,老虎躲避狐狸攻击的过程描述简略,“灵巧地躲开了” 未详细说明躲避动作和过程,显得过于仓促。 · 细节描写匮乏:文章多以对话和简单叙述为主,缺乏对环境、人物神态和心理的细致刻画。例如,在描述狐狸发现木棍准备行骗时,可增加神态描写 “狐狸的眼睛突然闪过一丝狡黠的光,嘴角勾起不易察觉的弧度” ;描写老虎躲避攻击时,可补充动作细节 “老虎耳朵微微一动,身形如闪电般向旁侧跃去”。 · 语言表达平淡:用词较为单调,如频繁使用 “说” 引导对话,缺乏变化;部分语句口语化严重,如 “事情就这么简单”,削弱了故事的文学性。 建议 1. 修正表述错误:仔细校对文章,改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规范语句表达,提升语言准确性。 2. 优化故事情节:为狐狸设计更巧妙、符合其狡猾人设且不与前文重复的骗术,如利用森林中的特殊地形或其他动物制造假象;详细描写老虎躲避攻击的具体过程,增加动作细节和反应描写,使情节更具可信度和画面感。 3. 丰富细节描写:在关键情节处,加入环境、神态、心理、动作等描写。例如,在二者对峙时,可描写 “山林间的风突然静止,空气仿佛凝固,老虎死死盯着狐狸,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而狐狸则强装镇定,尾巴却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增强故事感染力。 4. 提升语言质量:多样化使用对话引导词,如 “怒吼道”“狡黠地笑道”“惊慌失措地喊道” 等;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将 “事情就这么简单” 改为 “真相便是如此”,增强语言的文学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