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老虎与狐狸的生死对决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老虎在目睹同类捕食狐狸后,终于识破先前被狐狸欺骗的真相,满心怒火誓要复仇。当再次遇见狐狸时,老虎假意顺从,设下巧妙陷阱,而狐狸却因往日的 “胜利” 放松警惕,最终在这场较量中沦为老虎的美餐。作文正文:
后来,这老虎发现另一只老虎把另一只狐狸吃了。这只老虎想:那天那只狐狸是不是在骗我呀?老虎半信半疑,又想了一会儿,终于想明白了,生气地说:“狐狸一定是不想让我吃它,才说它是老天爷派来管百兽的,真卑鄙,我一定要想办法吃了它!”
这几天,老虎天天到外面寻找那只狐狸。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天,老虎终于找到了那只狐狸。老虎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说到:“狐狸大人,你好!咱俩一起去散散步吧?”狐狸说:“好啊!”老虎又说:“您在前面走,我走在后面保护您。”就这样,狐狸仰着头,摆着尾,还和上次一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
狐狸想:老虎真笨,还不知道我在骗它。老虎也得意地想:嘿嘿,你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等一会儿,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就把你吃掉,美餐一顿。就这样,两个走到一个偏僻处,老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忽然大声说到:“快看,飞碟!”狐狸抬头往天上看去,只见老虎一个箭步扑过去,把狐狸给吃了。
可怜狐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终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食。
详细点评 :
· 优点: · 故事连贯性强:文章承接前文老虎被狐狸欺骗的情节,从老虎发现真相开始,到再次相遇、设计复仇、成功捕食,情节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条 ,读者能清晰地把握故事发展脉络。 · 突出故事寓意:结尾 “可怜狐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终成了老虎的一顿美食” 点明主旨,通过狐狸的结局,警示人们不要因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放松警惕,使故事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 · 人物心理刻画:文中描写了老虎和狐狸各自的心理活动,如 “狐狸想:老虎真笨,还不知道我在骗它。老虎也得意地想:嘿嘿,你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等一会儿,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就把你吃掉,美餐一顿”,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双方的想法,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 不足: · 表述错别字与语病:“说到” 应改为 “说道”,“说到” 侧重于提及、谈到某个话题,“说道” 用于引出说话的内容;“两个走到一个偏僻处” 表述不当,应改为 “两人走到一个偏僻处” 。 · 情节细节单薄:老虎发现真相的过程一笔带过,“后来,这老虎发现另一只老虎把另一只狐狸吃了。这只老虎想:那天那只狐狸是不是在骗我呀?” 缺乏对老虎如何通过观察同类捕食狐狸而产生怀疑、推理出被骗的具体过程,显得过于仓促;同时,老虎设计让狐狸上当的 “飞碟” 情节也较为简单随意,缺乏合理性铺垫。 · 语言表达平淡:全文语言较为直白、口语化,缺乏生动的描写和修饰。如 “狐狸仰着头,摆着尾,还和上次一样,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可增加一些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形象,“狐狸仰着脑袋,蓬松的大尾巴骄傲地翘起,像一位凯旋的将军,迈着大步大摇大摆地走在前面”。 · 人物形象扁平化:老虎和狐狸的形象塑造较为单一。老虎始终是想要复仇的凶狠形象,狐狸也只是表现出狡猾和因骄傲而愚蠢的特点,没有更多维度的刻画,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建议 1. 修正表述错误:仔细检查文章,将错别字和语病修改正确,规范语言表达。 2. 丰富情节细节:详细描写老虎发现被骗的推理过程,比如可以写老虎在观察同类捕食狐狸时,回忆起自己之前被狐狸欺骗的细节,从而逐渐意识到真相;对于老虎设计的 “飞碟” 陷阱,可以增加一些铺垫,如老虎提前了解到狐狸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等,使情节更加合理、生动。 3. 提升语言质量:运用多样化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丰富语言表达。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环境等方面,增加更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 深化人物塑造:赋予老虎和狐狸更复杂的性格特点。例如,老虎可以展现出除了凶狠之外,还有谨慎、善于观察的一面;狐狸在狡猾的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它内心的恐惧和对生存的渴望,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