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之美:凋零、灵魂与奉献的赞歌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独特的视角,赞美了落花之美。通过对落花凋零姿态、灵魂抉择以及奉献精神的细腻描绘,阐述了其超越盛开之花的别样魅力,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轮回中落花价值的深刻感悟。
作文正文:
花开花落,是一个生命的轮回。每个人都会在花儿盛开得鲜艳时在花前流连,品味那种张扬的美。的确,盛开的花朵很美,美在娇艳,美在清香,美在那种罕见的婀娜。但是,我却认为落花更美。
落花美在凋零。当花瓣落下,从相伴一生的花朵上落下时,那种缠绵,那种难舍,那种忧郁的飞舞……多美啊!秋风从远方拂来,轻轻地抚摸着落花的身体,她,就要落地了。记得曾听过的一首歌:“落花是飘在风里的一首诗,无声却叫人心动,是否你能明白她的心思,她的温柔不休不止,落花是飘在风里的一首诗,写下秋天的心事,她只想留下最美的样子,那是秋季最后一幕,记忆……”这是落花多么真实的写照!她落地时的美丽多么无与伦比!
落花美在灵魂。虽然她对花儿多么难以割舍,但是谁见她在落地的那一刹那有一丝一毫的犹豫?那一瞬间是她生命的转折,但是她落下得那么坚定。我知道,她是无悔的。她知道自己的身上担负着什么样的使命,她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落花美在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家喻户晓。这不正是在赞颂落花的美吗?看那枯萎了的落花,她美于无形,美于心灵啊!也许在面对落花的`凋零时,你会感到一丝惆怅和伤感,但是你可曾想过,没有落花的凋零,怎会有嫩芽的滋生?落花归根,一片小小的花瓣为了花朵来年再次的灿烂,不惜化作污泥,淹没在土下,默默地为花儿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这种精神,又岂能让你的惆怅和伤感?
淙淙流水,带走了鱼儿的身影;南飞大雁,带走了夏日的绚丽。春去秋来,不知有多少花瓣在凋零……
详细点评 :
(一)优点
1.立意新颖,情感真挚
· 文章没有落入俗套地去赞美盛开的花朵,而是独辟蹊径,选择落花作为赞美对象,立意新颖。从开篇“花开花落,是一个生命的轮回……但是,我却认为落花更美”可以看出作者对落花有着深刻的情感,这种情感贯穿全文,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作者对落花的欣赏与敬意。
· 例如在描述落花凋零时,“秋风从远方拂来,轻轻地抚摸着落花的身体,她,就要落地了”,作者将秋风拟人化,赋予其“抚摸”的动作,细腻地展现了落花凋零时的情景,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对落花细腻的情感。
2.描写细腻,富有画面感
· 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对落花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在描写落花凋零时,“花瓣落下,从相伴一生的花朵上落下时,那种缠绵,那种难舍,那种忧郁的飞舞……”,通过“缠绵”“难舍”“忧郁的飞舞”等词语,将落花凋零时的姿态和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 在描写落花灵魂时,“她落地时的美丽多么无与伦比”“那一瞬间是她生命的转折,但是她落下得那么坚定”,通过对落花落地瞬间的描写,展现了落花灵魂的坚定和无悔,让读者对落花的灵魂之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引用恰当,增添文采
· 文章引用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落花的奉献精神。这句诗的引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 同时,文章还引用了一首歌的歌词,“落花是飘在风里的一首诗,无声却叫人心动……”,这首歌词与文章的主题相契合,形象地描绘了落花的美丽和情感,为文章增添了文采。
4.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 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落花更美”的观点,然后分别从落花凋零、灵魂、奉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以对落花凋零的感慨和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作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 在每个分论点内部,论述也很有逻辑性。例如在阐述落花美在奉献时,先引用诗句引出落花的奉献精神,然后描述落花化为春泥滋养花朵的情景,最后表达对落花奉献精神的赞美,逻辑严谨,论证充分。
(二)不足与建议
1.部分语句略显重复
· 在描述落花凋零和灵魂时,有些语句表达的意思有重复之处。例如“落花落地时的美丽多么无与伦比”和“她落地时的美丽多么无与伦比”,这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可以进行适当修改,使语言更加简洁。
· 建议:将“落花落地时的美丽多么无与伦比”改为“落花凋零时的姿态是那么优雅”,这样既避免了重复,又丰富了表达的内容。
2.结尾稍显仓促
· 文章结尾虽然表达了对落花凋零的感慨和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但篇幅较短,内容不够丰富,与前文的细腻描写相比,显得有些仓促。
· 建议:在结尾处可以进一步拓展,例如可以探讨落花与人生的关系,或者对落花的未来进行展望等,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升华。
3.个别词语可以更精准
· 在“淙淙流水,带走了鱼儿的身影;南飞大雁,带走了夏日的绚丽”这句中,“带走”一词可以改为“带走”或“带走”,虽然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问题,但用词可以更加精准。
· 建议:将“带走”改为“掠走”,这样可以更生动地描绘出流水和大雁的动作,使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