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节约之美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通过讲述作者因不小心倒饭而被奶奶教育的经历,突出了奶奶勤俭节约的品质,以及这种品质对作者产生的深刻影响,展现了节约这一传统美德在家庭中的传承。

作文正文:

奶奶,有着一双不大的眼睛,深深的眼袋和眼角的皱纹显出了她的苍老,皱纹已悄然爬上了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像是岁月老人留下的痕迹,银黑相错的头发自然卷曲着,看上去真美!

说起我奶奶,她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节约,她啥都节约,节约水,节约电,节约……每次吃剩的饭菜,她总是舍不得倒掉,奶奶说她小的时候经常饿肚子,曾一度为了弟弟们的温饱去乞讨过。常说我们没有经历过,无法体会那种心情,什么人不能忘本之类的`话,“小处不省钱袋空”这是奶奶的口头禅。

记得有一回,全家聚在一起吃饭,晚餐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但因为我的毛手毛脚不小心碰翻了自己的碗,幸好本小姐手疾眼快,伸手接住了那个碗,但饭却倒了一地,我心想:家里粮食还多着呢,何必小题大做。等会儿扫掉不就得了。想着,于是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重新盛了一碗。

吃完了饭,我兴冲冲地赶去看电视,奶奶却把我叫住了,她严肃地对我说:“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是吗?难道奶奶指的是我刚才倒翻的饭?

我支吾起来:“我……我没什么事啊!”奶奶一听,板起了脸,指着地上的米饭,说:“这个不是吗!现在都在提倡节约资源,如果每个人都像你那样浪费,全国那么多人,该是多大的数目呀!你知不知道,以前的孩子生活条件远远没有现在优越,连饭都吃不饱呢!你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说着,把地上的饭小心翼翼地扫进畚箕里,我忽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奶奶的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唉,佳佳,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了,但咱也不能忘了黄连苦呀。这一粒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咱也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望着奶奶慈祥的目光,我羞愧得满脸通红,真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不过,通过这件事,奶奶那种勤俭节约的品质开始影响我。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人物形象刻画生动

· 外貌描写细腻入微,“有着一双不大的眼睛,深深的眼袋和眼角的皱纹显出了她的苍老,皱纹已悄然爬上了奶奶那饱经风霜的脸,像是岁月老人留下的痕迹,银黑相错的头发自然卷曲着”,通过对眼睛、眼袋、皱纹和头发的细致描绘,一个历经沧桑的奶奶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能直观地感受到奶奶的年龄和生活阅历。

· 语言描写富有特色,奶奶的话语如“‘小处不省钱袋空’这是奶奶的口头禅”“你知不知道,以前的孩子生活条件远远没有现在优越,连饭都吃不饱呢!你们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等,生动地体现了奶奶的性格特点和生活观念,使奶奶的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2. 情节发展自然合理

· 文章以一次家庭聚餐中作者不小心倒饭为开端,引发了奶奶的教育,情节的起因清晰且符合生活常理。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当时的心态以及奶奶的反应,情节逐步展开,层次分明。最后,作者写到自己的羞愧和奶奶的品质对自己产生影响,情节的结尾自然流畅,使整个故事完整且有说服力。

3. 主题突出明确

· 全文紧紧围绕“节约”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奶奶的言行和作者的感悟,深刻地传达了节约资源、珍惜劳动成果的重要性。作者从一开始的不以为然到后来的羞愧自责,再到最后的被奶奶品质影响,体现了主题的逐渐深化,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节约这一美德的价值。

(二)不足

1. 描写手法较单一

· 在塑造奶奶形象时,主要集中在外貌和语言描写上,缺乏对奶奶动作和神态的更细腻描写。例如,在奶奶教育作者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奶奶的手势、表情变化等细节,使场景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代入感。

· 在描述作者的心理活动时,可以更加深入挖掘。除了羞愧之外,还可以写一些作者对奶奶话语的思考过程,以及对自己行为的反思等,使作者的心理变化更加丰富。

2. 语言表达欠精炼

· 部分语句表述较为口语化,如“想着,于是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装做”应为“装作”,存在一定的错别字和用词不准确的问题,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

· 一些句子的结构可以进一步优化,使表达更加简洁明了。例如,“奶奶的态度稍微改了一点,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唉,佳佳,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已经今非昔比了,但咱也不能忘了黄连苦呀。这一粒粒米饭,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咱也得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可适当精简语言,突出重点。

(三)具体建议

1. 丰富描写手法

· 在描写奶奶教育作者的场景时,增加对奶奶动作和神态的描写。比如:“奶奶皱起了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严肃,她缓缓地弯下腰,用手指着地上的米饭,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很有力量地说……”这样能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奶奶的情绪和态度。

· 深入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如:“我看着奶奶严肃的表情,心里一阵愧疚,不禁回想起刚才自己浪费食物的行为,觉得自己太过任性。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米饭,此刻仿佛变得格外沉重,压在我的心头。”

2. 精炼语言表达

· 仔细检查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用词不当的地方,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例如,将“装做”改为“装作”。

· 对句子进行简化和优化,突出关键信息。比如:“奶奶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佳佳,如今生活虽好,但不能忘本。这米饭饱含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我们要珍惜啊。’”这样的表达更加简洁有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传达主题。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