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虫鸣:生命的绝唱与人生的启示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夏天的教室里,虫鸣声此起彼伏,本应充满生机的场景却让作者感到无比烦恼。然而,一只折翼的虫儿却以它短暂而顽强的挣扎,给作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人生如虫儿般努力,只要不放弃,就永远有希望。本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以及面对挫折应有的态度。作文正文:
夏天,正是虫儿活跃的时候。我坐在教室,正为这虫鸣鸟叫而烦恼不已。要知道我是最讨厌虫儿的,也是最害怕虫儿的。
我望着窗外,不仅抱怨,这令人讨厌虫儿,不仅夜晚鸣叫,连这大好的白昼也不放过。我叹了一口气,真不知古人是怎么想出“蝉鸣林俞静”这种句子,大概,是我太肤浅了把。罢了,望着如山似的作业。我,只好强迫自己静下来,一阵,沉默……
“啪”的一声,似有一物跌落在桌上。我一看,“啊”的一声叫了出来。一只被打断了翅的乌黑的虫儿,摔落在桌上,我刚想把他扔下桌去,却仍见它无助的扇动着那几经断折的薄翼。我不由的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停住了。手上的动作停止了。我突然对这小虫感到同情:失去了双翼,它还能活多久呢?大概只有几分钟了吧……
我看着这虫儿,对它的顽强感到震惊。这虫儿,在桌面上不停的.拍打着这破碎的翼。我看着这只虫儿,先前对他的厌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惊了!
它脚一滑,我以为它死了。却不知,它拼着最后一丝力气努力扇动着翼。那几乎透明的翼,快速的拍打着最终,透明,消失。想起当初对它的同情,我乎觉得自己才是需要同情的哪一个吧,做事,总是半途而废。眼帘,遮住了我眼底,一望望不到底的悲与伤……
又“啪”的一声,小虫跌落在地,一动也不动,它为了飞,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一阵沉默……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如虫儿一般努力。失败了又何尝?只要你没有放弃努力,你就没有失败;只有当你放弃努力了,你才真正输了。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希望在前方,成功也在前方。而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弃努力。
详细点评:
优点
情感真挚且有转变:文章开头“我坐在教室,正为这虫鸣鸟叫而烦恼不已。要知道我是最讨厌虫儿的,也是最害怕虫儿的”,直抒胸臆,将作者对虫儿的厌恶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刚想把他扔下桌去,却仍见它无助的扇动着那几经断折的薄翼。我不由的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停住了”,作者的情感从厌恶转变为同情与震惊,这种情感的转变自然且有层次,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动。
细节描写生动:如“一只被打断了翅的乌黑的虫儿,摔落在桌上,我刚想把他扔下桌去,却仍见它无助的扇动着那几经断折的薄翼”,通过对虫儿外形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虫儿的困境,使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这一场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结尾富有哲理:结尾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只要如虫儿一般努力。失败了又何尝?只要你没有放弃努力,你就没有失败;只有当你放弃努力了,你才真正输了。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希望在前方,成功也在前方。而唯一要做的就是——不要放弃努力”,由虫儿的顽强引申到人生的哲理,升华了文章的主题,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不足
过渡不够自然:文章从对虫儿的厌恶到情感转变的部分,过渡稍显突兀。如“我刚想把他扔下桌去,却仍见它无助的扇动着那几经断折的薄翼。我不由的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停住了”,可在前面添加一两句对虫儿挣扎状态的描写,使情感转变更加自然流畅。
细节描写可更丰富:在描写虫儿努力扇动翅膀的过程中,细节描写还不够丰富。可增加一些对虫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神态等描写,如“它那细小的腿努力地抓着桌面,试图寻找一个支撑点,眼睛紧紧地盯着天空,仿佛在诉说着对飞翔的渴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虫儿的顽强。
对虫儿的描写缺乏变化:在虫儿努力挣扎的过程中,对其翅膀的描写较为单一,都是围绕“扇动”展开。可适当增加一些变化,如“那几乎透明的翼,快速的拍打着,逐渐变得模糊,最终,透明,消失”,使描写更具层次感和动态感。
语言表达有提升空间:文中有些语句存在语病或用词不当,如“望着如山似的作业。我,只好强迫自己静下来,一阵,沉默……”中“一阵,沉默……”的表达不够自然,可改为“我只好强迫自己静下来,可心里却是一阵沉默……”。
修改建议
在情感转变部分增加过渡句和细节描写,如“我刚想把他扔下桌去,却见它那乌黑的身体在桌面上微微颤动,几经断折的薄翼仍在无助地扇动。那微弱却又执着的努力,仿佛一道闪电划过我内心深处,我不由的愣住了,手上的动作停住了。”
在描写虫儿努力扇动翅膀的过程中,增加对虫儿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神态等描写,如“它那细小的腿努力地抓着桌面,试图寻找一个支撑点,眼睛紧紧地盯着天空,仿佛在诉说着对飞翔的渴望。”
对虫儿翅膀的描写增加变化,如“那几乎透明的翼,快速的拍打着,逐渐变得模糊,最终,透明,消失。”
修正文中存在语病或用词不当的语句,如“望着如山似的作业。我,只好强迫自己静下来,可心里却是一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