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强者的坚守与追求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文章以鲁迅关于猛兽与绵羊的独行和群居之别引出“孤独”话题,阐述孤独并非消极情绪,而是对梦想的执着。通过列举屈原、陈后主等历史人物事例,对比在孤独与合群中的不同选择与结果,强调孤独对于强者坚守内心、走向成功的特殊意义,传达出成功路上需耐住寂寞、独自前行的观点。作文正文:
鲁迅有云:猛兽总是独行,绵羊才总是成群结队。孤独,无所谓寂寞,无所谓孤单,无所谓孤立,它只是自己对于梦想的那一份执着。那一份执着,那一条路,只能一个人走!
远方也许尽是坎坷路,也许要孤孤单单走一程。曾几何时,成群结队一起游荡;曾几何时,一群人相约逃课玩游戏;曾几何时,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着别人的八卦。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头来发现,自己竟在充满人缘的环境中,一无所获。后来自己才发现,在一个糟糕的环境里,合群有一个同义词——浪费时间!
孤独,也许就是不愿和这个世界的龌蹉,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只是无奈世界浑浊,皆在沉醉,唯你独醒。汨罗江畔,远望故都破碎,禽兽却仍歌舞升平,恨自己不能手提三尺剑,手刃豺狼。沉入降低,他把自己与这个污浊的'世界隔开了。他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却使自己流芳千古。壮哉,屈原!麒麟焉能与禽兽为伍?
留恋歌舞,必将不能观赏芬芳。将军阵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奢侈放荡的陈后主,面对锦绣江山,耐不住寂寞,夜夜笙歌,饮酒作乐。是的,它害怕孤独,殊不知帝王乃寡人也!当隋朝大军压境,他也只得拱手奉送自己的锦绣江山,使得列祖列宗痛哭于九泉。何谓朕,朕只有一个,朕就是孤独,不明此理,败亡之期不远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凡夫俗子留恋繁华,终究默默无闻;强者坚守内心,哪怕孤独,独自追求,可创不世之功。成功路上不会太拥挤,只能独自前行,因为成功的彼岸容不下那么多人,它只属于耐得住寂寞的强者!
详细点评:
优点: 立意深刻:紧扣“孤独”这一主题,深入探讨了孤独的内涵与价值,将其与梦想的执着、个人的追求以及成功紧密相连,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能引发读者对于孤独和成功的深入思考。 论据丰富多样:运用了古今中外多个事例,如屈原坚守孤独却流芳千古,陈后主因不能忍受孤独而亡国,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引用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警句,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通过多个事例进行论证,结尾总结升华,呼应开头,强调成功的孤独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不足: 语言表达欠精准:部分语句表述较为生硬或粗糙,例如“沉入降低,他把自己与这个污浊的世界隔开了”中“沉入降低”应为“沉入江底”;“留恋歌舞,必将不能观赏芬芳”中“芬芳”用词不太准确,可改为“美景”等更贴切的词汇。 论证逻辑较简单:在论述过程中,对于一些事例的分析较为浅显,只是简单地陈述事实,没有深入挖掘孤独与成功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在阐述陈后主的事例时,仅指出他害怕孤独导致亡国,但没有进一步分析为何不能忍受孤独就必然导致这样的结果,逻辑不够严密。 文采稍欠: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文采性不足。在描写和叙述过程中,缺乏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表达,难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例如对屈原投江前的心境描写可以更加细腻。 建议: 在语言方面,仔细检查并修改不准确的用词,同时可以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来增添文采,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比如描写孤独时可以用“孤独像一座沉默的岛屿,在喧嚣的大海中坚守着自己的宁静”。 在论证过程中,对于每个事例要深入剖析,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叙述。可以从人物的心理动机、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发展的逻辑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孤独与成功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分析屈原的孤独时,可以探讨他在面对浑浊世道时内心的挣扎与坚守,以及这种孤独如何成就了他的伟大。 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比如在描述历史人物的事件时,可以描写当时的环境氛围、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增强文章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