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之美:江湖刀客与维纳斯的启示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本文以一把残刀和一个神秘刀客在江湖引发的故事开篇,引出“残缺之美”的主题,继而通过与古罗马神话中维纳斯的类比,以及花朵凋谢、月亮阴晴圆缺等自然现象的列举,深入探讨了残缺美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传达出残缺往往能赋予事物独特魅力与价值,让人产生追求、感悟和祈盼的观点。

作文正文:

一柄刀,一把居中折断的残刀,静物似的呆在战场的角落。一名江湖武士偶然捡得,又偶然得到一本残缺的古怪刀谱。残刀和残缺的刀术合作得非常完美,使江湖恶人闻“残”色变,搅得整个江湖热气腾腾。此后数十年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人不在谈论那把出招怪异的残缺刀和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刀客。

不知是残刀成就了人,还是人赋予了残刀___的壮美——残缺的美。

残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残刀背后的那个人,那个慧眼识珠、善使残刀的行侠刀客。因为使静物状的残刀“活”起来的首先是刀客的思想。

古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维纳斯亦是如此。她是爱与美的女神,但她却少了双臂,命运就是如此怪异,命运不可能让十全十美的东西留在这个世界上,它总是要夺走什么,令人永久为之遗憾。但在这遗憾中,;另一种艺术价值、另一种美由此诞生。残缺是美,令人遗憾的美,所以人才意识到去追求完全的美。维纳斯正是失去了双臂,才奏响起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刀客正是赋予了残刀的生命,才演绎出了拥有独特完美的.无限力量的刀术。

没有人会因为永久的开放而喜欢假花。正是因为花的雕谢,人才会在它开放之时倍加珍惜,在它凋谢之后又领悟到生命无常这个真理;月亮正是有阴晴圆缺之美,才成为了文人墨客的宠儿。因为它的缺,我们才会爱上它的圆,所以人们总喜欢在月圆之时团聚。

过于完美的东西往往显得平淡无奇。

因为有风雨的前奏、跌跌撞撞的经历,雨后的彩虹才有了诗意的美。

所以残缺是一种美,这种美往往令人有所追求,有所感悟,有所祈盼。

详细点评:

优点:

立意明确且积极:文章以“信念”为核心主题,清晰地传达出信念是人们在逆境中前行、实现理想的关键力量这一观点,立意积极向上,富有正能量,能够激励读者在面对困难时坚定信念。

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了引用论证,如引用丁玲的名言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举例论证丰富,列举了越王勾践、马云、爱迪生、莱特兄弟等古今中外不同领域的例子,从历史人物到现代企业家再到发明家,多角度地论证了信念在不同情境下对人的支撑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论证有力。

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提出观点,中间分层次列举事例进行论证,结尾联系自身表达对未来的信心,层次分明,逻辑连贯,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脉络和思路。

不足:

语言文采稍欠:整体语言较为平实、朴素,在表述上多以陈述为主,缺乏更具感染力的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语句来提升文章的文采。例如在描述例子时,只是简单叙述,没有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使内容更生动。

深度挖掘不够:对于信念的阐述大多停留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探讨信念如何在不同人的内心生根发芽以及其对人的影响在心理层面的原理。比如在论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只是强调信念使其成就霸业,可进一步分析他在困境中是如何依靠信念克服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压力。

论据表述单一:在列举事例时,大多是先介绍人物及事件,然后得出关于信念的结论,模式较为固定。如在讲述马云的例子时,可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或他人对马云的评价,使论据更加丰富多元,增强说服力。

建议:

平时多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和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在写作时适当运用,提升文章的语言美感。在论述过程中,尝试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逻辑,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叙述。对于论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如引用相关数据、故事细节、名人评价等,使文章内容更加丰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与说服力。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