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种杨梅树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开篇,点明植树节这一特殊背景,引出作者在家楼下院子种杨梅树的经历。
作文正文: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3月12日是植树节,我在家楼下院子里种了一棵杨梅树,感觉特别的开心。
一大早,我拿着一棵小树苗、铲子,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到我家楼下的草坪上种树。我先拿起铲子开始挖坑,一边挖一边想着:挖坑这么简单,我肯定一下子就会挖好的!想着想着,我突然挖到一个大石头,手都被震麻了,我想放弃了,可是,今天是植树节呀!所以,我必须种好树,要不然就半途而废了。我对爸爸说:“爸爸,你帮我把这个石头挖掉好吗?”爸爸毫不犹豫答应了。坑终于挖好了,我和爸爸累得满头大汗。
然后我把小树苗放在我挖好的坑里,开始填土了。我看到土块中有一些大石头和垃圾,我把它们丢到一边,生怕小树长得不茁壮。
最后,我拿起水桶刚想浇水的时候,却不小心把水桶打翻了,我又向爸爸发出请教“爸爸,你帮我重新装一桶水好吗?”可爸爸只丢给我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只好一个人上去重新装水。
小树苗终于栽好了,我比了比,小树苗到我的脖子了。一阵风吹来,小树沙沙作响,我仿佛看到小树苗一下子长高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家一起为绿化出一份力吧!
详细点评:
优点: 主题明确,立意积极:紧扣“植树节”和“保护环境”的主题,通过讲述自己种杨梅树的经过,传达出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正能量,如文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家一起为绿化出一份力吧!”体现了作者对环保理念的深刻理解,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 叙事清晰,条理分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描述了挖坑、放树苗、填土、浇水等种树的过程,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如“一大早,我拿着一棵小树苗、铲子,提着满满的一桶水到我家楼下的草坪上种树……坑终于挖好了……然后我把小树苗放在我挖好的坑里,开始填土了……最后,我拿起水桶刚想浇水的时候……”这种清晰的叙述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感受作者的经历。 · 细节描写较为生动:在一些细节上能够抓住特点进行描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例如,“我先拿起铲子开始挖坑,一边挖一边想着:挖坑这么简单,我肯定一下子就会挖好的!想着想着,我突然挖到一个大石头,手都被震麻了”,既有心理描写又有遇到困难时的意外情况描写,使挖坑这个过程显得生动有趣;“一阵风吹来,小树沙沙作响,我仿佛看到小树苗一下子长高了”,通过对小树苗在风中的状态描写以及作者的想象,赋予了小树苗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小树苗成长的期待。 不足: 语言表达较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朴素,缺乏文采和感染力。在描述过程中多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较少运用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词汇来提升文章的文学性。例如,在描述挖坑、填土、浇水等环节时,可以使用一些更形象、生动的词语来增强画面感,如“我费力地挥动铲子,一下又一下地凿着泥土,仿佛在与大地进行一场艰苦的对话”,“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捧捧肥沃的土壤,轻轻地洒在小树苗的周围,就像给它铺上一层柔软的被子”等。 · 人物刻画不够深入:虽然文中出现了爸爸这一人物形象,但对其刻画相对简单,只是描述了爸爸帮忙挖石头和让作者自己装水的情节,没有进一步展现爸爸的形象特点或情感态度,也没有体现出父亲在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比如,可以增加一些对爸爸神态、语言或动作的细节描写,如“爸爸毫不犹豫地答应帮我挖石头,他紧皱的眉头透露出对我的关心,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却依然专注地用力刨着石头”,这样能使爸爸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 情感抒发不够充沛:文章结尾虽然表达了对绿化的呼吁,但在整个种树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感受描写不够细腻深入。除了在挖到石头时有想放弃的念头外,其他环节中对小树苗的喜爱、对种树这件事的热情等情感都没有充分展现出来。可以在文中适当增加一些抒情性的语句,如“看着手中的小树苗,那嫩绿的枝叶仿佛是生命的精灵,在我眼中跳跃,我心中满是对它的疼爱与期待,真希望它能茁壮成长,成为庭院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能使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种树时的丰富情感。 建议: 提升语言文采: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和表达情感。比如,“那棵小杨梅树就像一个娇嫩的绿色小仙子,在风中轻轻摇曳着她那婀娜的身姿,似乎在向我诉说着对新家的期待”,使文章更具诗意和美感。同时,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丰富性,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词汇,以提升文章的语言质量。 · 深化人物刻画:对爸爸的形象进行更全面的刻画,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描写,还可以通过爸爸的语言、神态等方面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和对作者的影响。例如,在爸爸让作者自己装水时,可以描写爸爸严肃而又鼓励的眼神,以及他故意深沉的语气中所蕴含的对作者自立能力培养的期望,从而丰富文章的人物形象和内涵。 · 强化情感表达:在种树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地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如在放树苗时,可以写“我双手轻轻地捧着这棵稚嫩的杨梅树苗,就像捧着一个珍贵的梦想,心中满是小心翼翼的喜悦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它未来枝繁叶茂的样子”;在遇到困难并克服后,表达自己的成就感和对坚持的理解等,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作者在这次种树经历中的情感起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