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来源:网络作者:好师来作文整理

导语:

本文探讨了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性,通过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强调了诚信在个人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文章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分析,展现了诚信的力量,并呼吁每个人都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

作文正文: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宋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诚实品质,不仅让他成为一个诚信的人,并且帮助他获得了宋真宗的赞美,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所以诚信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就诚信是立人之本,这里还有一个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一言九鼎,说话算话,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季布的诚信,使他获得了浓厚的友情,更让他获得了所有人的尊敬,所以讲诚信还让人受尊敬。

诚信不光是立人之本,也是治国之本。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张变法。当时处于战乱,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变法,商鞅下令在城南门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诺:若有人把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而人们却都不相信,没人愿意出手一试。于是商鞅把赏金提至五十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遵守承诺,赏了他五十金。商鞅的`诚信使他获得了威信,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站在商鞅的对立面,早商鞅四百多年的周幽王,为了博宠妃一笑,竟抛下诚信,戏耍诸侯,结果显而易见,他成了周朝最后一位皇帝,成了亡国君主。由上面这两个例子可见:商鞅“立木取信”使国家强盛,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使国家灭亡。诚信对国家来说是多么重要,决定了国家的兴衰存亡,是立国之本,治国之道。只有讲诚信的领导者,才能使国家繁荣富强。

孔子说:“言无信而不立”,“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的话虽是几千年前说的,但现在仍有积极意义。诚信对个人与国家来说都是极重要的,做人与治国都不能丢失诚信。

诚信是“立人之本”、“治国之道”!

详细点评:

优点:

1. 结构清晰:文章开头直接点明主题,随后通过不同领域(教育、求学、国兴)的案例展开论述,结尾再次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形成闭环结构。

2. 内容丰富:结合古代圣贤的言论(如孔子)、历史事件(如曾子杀猪、宋濂抄书、商鞅变法、晋文公退避三舍)以及现代社会现象,多角度展现了诚信的价值。

3. 语言生动:使用具体的历史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如将不诚信比作“随时会变脸的凶兽”),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4. 教育意义强: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不仅弘扬了诚信的正面价值,也警示了失信的危害,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不足:

1. 细节处理:虽然引用了多个典故,但在叙述时可以更加精炼,避免冗长,确保每个例子都能紧密围绕中心论点展开。

2. 逻辑衔接:部分段落之间的过渡稍显生硬,可以通过增加一些过渡句或总结句来增强段落间的逻辑联系。

3. 现代案例:虽然提到了诚信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但缺乏具体的现代案例支持,增加一两个现代社会中的诚信或失信实例,会使论证更加充实有力。

4. 深度挖掘:对于诚信为何能在现代社会成为“第二张身份证”,其背后的社会机制和心理基础可以进一步探讨,以加深读者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综上所述,本文在弘扬诚信美德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通过丰富的例证展现了诚信的重要性,但在表达的精炼度、逻辑性和现代案例的应用上还有提升空间。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