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友,镌刻成长足迹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你能想象吗?一个人竟从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与书结下了奇妙缘分。从胎教时的声声诵读,到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与书的亲密接触,书贯穿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作者用细腻笔触,为我们讲述这段独特的读书成长史,一起来感受吧。作文正文:
从我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妈妈在整个怀孕期间,坚持每天读散文和诗歌给我听,以至于我出生后,只要一哭闹,妈妈就会读故事给我听,我就会神奇的安静下来,似乎能听懂似地……
等我大了一点,妈妈就开始给我买“撕不破”,从那里我知道了“苹果”.“梨子”和“香蕉”,认识了“赤、橙、红、绿、青、蓝、紫”。
进了幼儿园,我会每天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魔王的药》都让我百听不厌,我讲的《小鸡过河》的故事,获得了幼儿故事演讲大赛一等奖,也让我成了学校的故事大王。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我收藏了291本书了,每晚睡觉前,我总是捧着一本课外书读个不停,我喜欢聪明可爱的小豆豆,爱历险的汤姆·索亚,也喜欢和“鹦鹉螺”一起去海底两万里探险,更欣赏《三国演义》里的英雄气概,感叹《红楼梦》里的儿女情长……
读书让我充满智慧,读书让我能说会道,读书让我修身养性,让我们每天读书,书伴我行,从我做起。
详细点评:
优点: · 时间线清晰:文章以时间为线索,从妈妈怀孕期间的胎教开始,依次讲述幼儿时期、幼儿园阶段以及现在初中生时期与书的故事,条理清晰,读者能清晰了解作者阅读成长的历程。如 “妈妈在整个怀孕期间……”“等我大了一点……”“进了幼儿园……”“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 这些时间节点明确的表述。 · 内容丰富:涵盖了不同成长阶段接触的不同类型书籍和阅读经历,包括胎教时的散文诗歌、幼儿时的 “撕不破” 读物、幼儿园的童话故事以及初中时广泛的课外书籍,展现出阅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情感真挚:结尾处 “读书让我充满智慧,读书让我能说会道,读书让我修身养性” 直接抒发了对读书的热爱和读书带来的收获,情感表达自然而真实。 不足: · 语言较平实:用词和语句较为普通,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 “妈妈就开始给我买‘撕不破’”,表述过于简单直白,没有生动的描写。 · 感悟深度不足:虽然提到了读书的收获,但只是简单罗列,没有深入阐述每一点收获是如何通过阅读具体获得的。如 “读书让我充满智慧”,没有具体事例说明读书怎样让自己变得有智慧。 · 部分表述口语化:“我会每天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 这类表述比较口语化,在书面表达中稍显随意。 建议 · 语言润色: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升语言的生动性。比如 “妈妈就开始给我买‘撕不破’” 可改为 “妈妈就开始为我购置那些神奇的‘撕不破’读物,它们就像一把把小小的钥匙,开启了我认知世界的大门” 。 · 深化感悟:结合具体书籍和阅读经历阐述读书收获。例如写 “读书让我充满智慧”,可以讲述读《鲁滨逊漂流记》从鲁滨逊的经历中学到了如何在困境中生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变得更有智慧。 · 优化口语表达:将口语化表述改为更书面、正式的语言。“我会每天缠着妈妈给我讲故事” 可改为 “每日我都会依偎在妈妈身旁,央求她为我讲述精彩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