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致小区清洁工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用汗水与奉献为城市增添光彩。本文作者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小区清洁工的日常工作,表达了对其深深的敬意与赞美,展现了平凡岗位中的不平凡精神。

作文正文:

您长得浓眉大眼,鼻子上有几粒小雀斑。您每天起早贪黑为小区的卫生工作忙碌着。

早上5点钟,您就拉着一辆垃圾车到小区各条道路上打扫卫生。一路上的垃圾很多,您就一处一处认真地打扫。有一次,我看到一张冰棍纸粘在地上,招来了许许多多的“顾客”,有苍蝇、蚂蚁、蚊子,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小虫子,它们正高兴地聚在一起吃“自助餐”呢!一看到这些,我连忙把头扭到一边,不想再多看一眼。而这时,您却轻轻地蹲下身来,先把上面的苍蝇、蚊子等赶走,接着把纸一点儿一点儿撕起来,丢进了自己的垃圾车里。从您的表情中看不出一丝嫌弃的意思。从那一刻开始,我打心眼里敬佩您。

路头的那个公共厕所,您一天要去打扫四次。有些不文明的人,大小便后不冲厕所,您没有半句怨言,只是默默地将脏物打扫干净。

夏天,天气炎热,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家都只想待在空调房里,但您却顶着骄阳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着小区的每一条小路,甚至每一个角落。您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您没有半句怨言。

冬天,寒风刺骨,北风一刮,冷得让人直打哆嗦,可是您依旧早早地起床,开始新一天的清洁工作。特别是下大雪时,您起得更早,只为了赶在人们出行前清理好路上的`积雪,方便人们出行。

清洁工,一个多么平凡的岗位,您每天一如既往地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顶着烈日、冒着严寒,不分昼夜,为人们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在这里,我想对您说:“有您真好!您辛苦了!我以后长大了,也会以您为榜样,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详细点评:

写作优点

· 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如“您长得浓眉大眼,鼻子上有几粒小雀斑”,简单的外貌勾勒,让清洁工的形象跃然纸上,使读者能快速在脑海中构建出人物模样,拉近与文中人物的距离。再如描写清洁工清理冰棍纸时“轻轻地蹲下身来,先把上面的苍蝇、蚊子等赶走,接着把纸一点儿一点儿撕起来,丢进了自己的垃圾车里”,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将清洁工认真负责、不怕脏累的工作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

· 细节刻画凸显品质:“路头的那个公共厕所,您一天要去打扫四次。有些不文明的人,大小便后不冲厕所,您没有半句怨言,只是默默地将脏物打扫干净”,厕所清洁这一细节,深刻体现出清洁工的敬业与宽容,面对不文明行为,没有丝毫抱怨,默默承担起额外工作负担,突出其高尚的职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读者对其肃然起敬。

· 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夏天,天气炎热,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家都只想待在空调房里,但您却顶着骄阳一遍又一遍地清扫着小区的每一条小路,甚至每一个角落。您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您没有半句怨言”,通过对炎炎夏日酷热环境的描写,以及人们躲在空调房与清洁工在烈日下劳作的对比,鲜明烘托出清洁工工作的艰辛不易,更突显其坚守岗位、吃苦耐劳的品质;“冬天,寒风刺骨,北风一刮,冷得让人直打哆嗦,可是您依旧早早地起床,开始新一天的清洁工作。特别是下大雪时,您起得更早,只为了赶在人们出行前清理好路上的积雪,方便人们出行”,寒冷冬日的环境渲染,进一步强调清洁工不畏严寒、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可贵精神,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他们工作的艰难与伟大,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写作不足

· 语言表达稍显稚嫩:部分语句表述较为口语化、简单直白,例如“有苍蝇、蚂蚁、蚊子,还有一些我不知道的小虫子,它们正高兴地聚在一起吃‘自助餐’呢!”虽形象描绘出场景,但整体文采稍欠火候,可运用更具文学性的词汇与修辞手法提升表达效果。

· 情感抒发略显单一:文章主要通过叙述清洁工事迹来表达敬佩之情,情感多集中在对清洁工个人的赞美,对于这种平凡岗位所蕴含的社会意义、价值思考挖掘不够深入,如未探讨清洁工劳动对整个社区、城市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性,使主题深度受限。

具体建议·

优化语言表达:在描述场景或人物动作时,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添文采。如描写夏日清洁工劳作,“您身上的衣服像是被阳光点燃的火焰,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那反复的轮回仿佛是您对职责无声的誓言,每一次挥动扫帚,都似在与炽热的大地共舞,却没有半句怨言”,使描写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 深化主题内涵:结尾处可在表达对清洁工敬佩与效仿之意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平凡岗位对社会运转的关键支撑作用,引发读者对不同职业价值的思考。比如“清洁工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实则是城市整洁与有序的基石,如同大厦之根基,默默承载着万千重量。他们以粗糙双手,拂去尘埃,擦亮城市容颜,让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得以享受清新舒适的环境。每一个平凡岗位皆如此,都值得被尊重、被铭记,激励着我们在成长路上,无论身处何职,都能怀揣热忱与担当,为社会贡献微光。”通过这样的升华,拓展文章思想深度与社会价值。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