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中的呼唤:渴望父母的爱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丁零零……”的下课铃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也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父母关爱的渴望。望着空荡荡的教室,独自等待的“我”,被期盼的泪水模糊了双眼,那深藏心底的孤独与可怜,如同丝线般缠绕着“我”。这堂课,对“我”来说无比漫长,而那未出现的“身影”,成了“我”心中最痛的期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我”的世界,去感受那份缺失父母之爱的苦涩与心酸。

作文正文:

今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时,我呆呆地望着窗外哗哗而下的大雨,对老师的讲课充耳不闻。我幻想下课后会有奇迹出现:那穿着雨衣,伏在摩托车上的人是来接我的爸爸;那打着雨伞,握住自行车车把的人是来接我的妈妈……

“丁零零……”下课的铃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觉得这堂课似乎比以往长了许多。我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被早已守候在教室门口的父母接走,直到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默默地等待着,却始终不见我渴望的'身影出现。终于,期盼的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我这样可怜的人了。远在他乡的父母此刻也许正在为几毛钱的生意和别人讨价还价,也许正在为豆腐卖不出去而心生焦急。在他们心里,压根儿就没有我的存在,更不用说关心我、照顾我了。

有人说: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可我从小到大根本没有享受过父母的爱。听说妈妈的乳汁是最甜的,可我却是奶奶用奶粉喂大的。听奶奶说,爸爸妈妈为了挣钱,在我刚满月时就将我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年,只有到了春节,我才能和父母匆匆见上一面。新年的第二天,当我还在沉睡时,他们又走了……

记得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突然发起了高烧。年迈的爷爷奶奶冒着风雨将我送到医院。在医院里,看到别的孩子都在妈妈的怀里得到呵护,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有时我甚至怀疑自己根本就不是爸爸妈妈亲生的,而是爷爷奶奶抱养的。在节假日,看到别的同学都跟着爸爸妈妈去逛商场、游公园,我更是羡慕不已……

我要妈妈,我要爸爸,我要一个温暖的家!

详细点评:

优点

情感真挚浓郁: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出了“我”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委屈与对父母关爱的强烈渴望,情感真挚动人,能紧紧揪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我”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容易引发情感共鸣。

· 细节描写生动:通过对下课时教室场景的刻画,如同学们被父母陆续接走的过程,以及医院里其他孩子在妈妈怀里得到呵护的情景描写,生动地烘托出了“我”的孤独与渴望,使文章更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 结构清晰连贯:以“我”在教室等待父母来接却失望落泪为开端,自然地引出对父母长期缺席自己生活的回忆,包括从小到大与父母相处的点滴,如满月后被留给爷爷奶奶、春节短暂相聚、生病时的场景等,最后直抒胸臆,表达对完整家庭的渴望,整体结构完整且逻辑连贯。

不足

语言稍显平淡:部分语句表述较为直白和简单,缺乏文采和感染力。例如“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我这样可怜的人了”,这样的表达比较平铺直叙,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人物心理刻画欠深入:在描述“我”的内心感受时,大多停留在表面的情绪抒发,如“难受”“羡慕不已”等,没有更深入地挖掘“我”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对父母真正的情感需求,使得人物形象不够丰满立体。

具体建议

段:在回忆父母春节短暂相聚后又离开的段落中,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父母离开时的背影、动作或者表情,以及对“我”说的话等,让这个场景更加生动具体,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例如:“新年的第二天,当我还在沉睡中,朦胧间听到行李箱滚轮的声音,我猛地惊醒,坐起身来,只看到父母匆匆离去的背影,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在寒风中显得那么决绝,没有一丝留恋。他们甚至没有来得及跟我道别,就这样消失在了我的视野里,只留下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无助地哭泣。”

· 句:对于一些平淡的语句,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润色。比如“我觉得世上再也没有像我这样可怜的人了”,可以改为“我仿佛是一片孤独漂泊在茫茫大海上的落叶,在生活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找不到依靠的港湾,世间的悲凉仿佛都聚集在了我身上,让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

· 词:可以多使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提升文章的情感色彩。例如“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可以将“难受”换成“酸痛”“绞痛”等,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同时,注意避免一些重复用词,如“我”多次出现,可以适当替换为“自己”“俺”等,使文章用词更加丰富多样。

关联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