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尝试,走向成功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去年春天,妈妈带我去春游。那里有一个项目,就是在湖面上有两个绳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要手抓住上面的绳索,脚踩在下面的绳索走过去。这段导语通过简洁的描述,引出了文章的核心事件——春游时遇到的绳索挑战项目,为下文讲述作者在该项目中的经历和感悟做了铺垫,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想要继续阅读下去了解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作文正文:
去年春天,妈妈带我去春游。那里有一个项目,就是在湖面上有两个绳索,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要手抓住上面的绳索,脚踩在下面的绳索走过去。
导游问:“谁敢走过去?”这是,无人举手,我听见几个人在交谈,说不敢去,因为底下是水,我一看,真的!我更加不敢了,可这时一股力量让我忍不住举起了右手……
我说:“我来试一下!”我走到绳索前,隐隐约约又听到几个人说话的声音:“我们都不敢,这个小孩能过去?别吹了!”这时,我觉得这股力量更强了,心中涌出一个念头:一定要让他们瞧瞧。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拉着绳索,踩着绳索,缓缓地向对岸走去。
这时,我觉得太简单了,可是,正在我放松思想的.时候,一不留神,一脚踩空了,不过,我的双手还死死地抓着上面的绳索。我调整好姿势,继续向前走去,我看见胜利在望,就加快了速度,终于,我到达了终点。众人发出惊叹,刚才说话的那几个人也吃惊地望着我,我成了!
这让我在下面的活动中轻易过关,滑空索道的时候,我死死的抓住把几,睁开眼睛去欣赏那湖面;划船的时候,我去欣赏那天上的蓝天、白云,四面山上的风光……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尝试是一件事成功的关键。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情节清晰,叙事完整: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春游遇到绳索项目开始,讲述了导游询问无人敢尝试、自己在他人质疑下勇敢站出来、走过绳索过程中的波折以及最后成功到达终点并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也表现出色的整个经历,条理清晰,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 心理描写细腻,突出人物形象:文中对自己的心理描写十分细致,如听到别人说不敢时的更加害怕,以及那股促使自己举手的力量,还有在行走过程中从觉得简单到放松警惕踩空后的调整等,这些心理变化生动地展现了作者从紧张到自信再到受挫后坚持的过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境。 3. 主题明确,具有教育意义:通过这次经历,作者在结尾得出“尝试是一件事成功的关键”这一结论,主题鲜明突出。这个主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教育意义,能够启发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未知时,要勇敢地去尝试,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使文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叙述,更有了深层次的内涵。 4. 细节描写生动,增强可读性:在描述过绳索的过程时,对动作“小心翼翼地拉着绳索,踩着绳索”“双手死死地抓着上面的绳索”以及对周围环境如“湖面”“蓝天白云”“四面山上的风光”等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现场,增加了文章的画面感和可读性,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二)不足 1. 语言表达较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部分语句缺乏文采。例如“我走到绳索前,隐隐约约又听到几个人说话的声音”,表述比较直白普通,可以使用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词汇或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语言美感,如“我迈向绳索前,那几个人的窃窃私语声又隐隐约约地飘入耳中”。 2. 描写深度可加强:在描述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虽然有一定的过程展现,但还可以更深入地挖掘。比如在决定举手尝试时,可以详细描写一下内心的挣扎和思考过程,是什么具体的想法让自己最终下定决心,这样可以使心理描写更加丰富有层次。 3. 结尾可升华主题:结尾处对主题的阐述虽然明确,但略显简单仓促。可以通过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将这次尝试与更广泛的生活经验或人生哲理相联系,使主题更具深度和广度,如“这次在绳索上的尝试让我明白,生活中的许多机会都如同这湖面上的绳索,看似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有勇气迈出那一步去尝试,就已经走在了成功的道路上,而每一次这样的尝试所积累的勇气和经验,将成为我们未来面对人生各种挑战时最宝贵的财富。” 建议 1. 优化语言表达:多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成语、俗语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修饰语句。例如“那绳索像一条沉睡的蛟龙,横卧在湖面上,似乎在等待着勇敢的人去征服”,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深化心理描写:在描写心理活动时,增加更多的细节和深度。比如在听到他人质疑想要证明自己时,可以写“我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团火,那些质疑的话语就像一把把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让我更加坚定了要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决心,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不能让他们小瞧了我。” 3. 升华主题:在结尾处可以将主题进一步升华拓展。如“这次尝试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内心深处种下了勇敢的基因。它让我明白,无论是在生活的小事还是未来的大事上,都不要被困难吓倒,勇敢地迈出尝试的脚步,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才能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出绚丽多彩的篇章,因为每一次尝试都是我们成长的阶梯,带我们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