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勇敢的攀岩挑战

来源:网络作者:格子

提要:

每当看到别人在大胆攀岩时,我就暗自埋怨:为什么别人敢攀岩,我就不能呢?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这段导语通过对比他人与自己的行为,引出了对攀岩机会的渴望,为下文详细叙述攀岩经历做了铺垫,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使其想要知道作者在得到机会后的表现以及是否克服了困难。

作文正文:

每当看到别人在大胆攀岩时,我就暗自埋怨:为什么别人敢攀岩,我就不能呢?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昆山的蒙特利玩。到那里时已经是中午了,虽然火辣辣的太阳晒得人不想出门,但是乐园门口已经人山人海,排成了一条长龙。好不容易等到我们进去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攀岩区、滑草区、餐厅区、水上碰碰车……反正我们响水没有的,这里都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我急忙把妈妈拉到攀岩区。我先玩“楼梯攀岩”。我壮着胆子走了进去,可我的心却还在“扑通扑通”直跳。我学着别人的样子,顺着“楼梯”一级一级往上爬。不一会儿,就爬到了中间部分。这时候,我感觉到手很累,左手一滑,抓不稳,滑到了右边,吓得我浑身冒冷汗,心脏在加速跳动。幸亏右手抓得牢,不然我就掉下去了。我使劲一摆,左手趁势一抓,又抓稳了。定睛一看,我已经在高高的半空中了,再往下一看,下面的人很小。

这时,我的两条腿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难以呼吸,真想放弃算了。但是看着岩下不停鼓励我的爸妈,我心想,我总不能辜负了他们对我的期望啊!好在下面有攀岩的教练教我怎样做,按照教练的指示,我又重新鼓起勇气,脚下用力一蹬,又跨过了一级“楼梯”。呵!我终于战胜了自己的恐惧!这时,在下面一直鼓励我的爸妈为我鼓起掌来。我又有了力量,很快爬到了下一个“楼梯”。这时我越来越累了,攀岩的速度越来越慢。但是我依然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终于爬到了“楼梯”的最顶端。最后被安全绳缓缓地降了下来。此时,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妈妈摸着我的头说:“杰宝贝,你太厉害了!”后来,我又去玩了“水上碰碰车”、“蹦床”、“滑草”等项目,累得我精疲力竭。

经过这次攀岩挑战,我的胆量增长了许多。同时我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放弃肯定是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详细点评:

(一)优点

1. 情节清晰连贯: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叙述了在昆山蒙特利攀岩的全过程。从刚开始的期待和进入攀岩区,到攀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手滑、腿哆嗦、疲惫等,再到最终在教练指导和父母鼓励下克服恐惧取得成功,最后还提及了之后去玩其他项目,整个情节完整,过渡自然,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攀岩过程中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

2. 人物情感真挚:文中对作者自己在攀岩时的恐惧、犹豫、挣扎以及最后的自豪等情感描写得十分真切。例如“我的两条腿不由自主地直打哆嗦,感觉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难以呼吸,真想放弃算了”,生动地表现出恐惧的程度;而“我又有了力量,很快爬到了下一个‘楼梯’”则体现了在鼓励下重新振作的状态,使读者能够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 主题明确深刻:结尾处作者总结“经过这次攀岩挑战,我的胆量增长了许多。同时我也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放弃肯定是半途而废。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明确了文章的主题,即通过这次攀岩经历所获得的成长和感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让读者明白面对困难要坚持到底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4. 细节描写丰富:在描述攀岩过程时,对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较为细致。如“我壮着胆子走了进去,可我的心却还在‘扑通扑通’直跳。我学着别人的样子,顺着‘楼梯’一级一级往上爬。不一会儿,就爬到了中间部分。这时候,我感觉到手很累,左手一滑,抓不稳,滑到了右边,吓得我浑身冒冷汗,心脏在加速跳动。”这些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紧张和恐惧。

(二)不足

1. 语言表达稍显平淡:整体语言风格较为平实,部分语句缺乏文采。例如“我急忙把妈妈拉到攀岩区”“累得我精疲力竭”等表述比较口语化,可以使用一些更生动形象的词汇或修辞手法来提升文章的语言美感,如“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妈妈奔向攀岩区”“疲惫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2. 环境描写欠缺:对于攀岩区周围的环境描写较少,除了提到“乐园门口已经人山人海,排成了一条长龙”,没有对攀岩区自身的环境特色进行更多的刻画,如场地的布局、设施的特点等,使得故事背景不够丰富和立体,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环境描写来增强文章的画面感。

3. 深度挖掘不足:在描述攀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时,虽然有一定的表现,但还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比如在克服恐惧后,可以进一步探讨这次经历对自己性格或心态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胆量的增长和知道坚持的重要性。

建议

1. 优化语言表达:多运用一些优美的词汇、成语、俗语或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修饰语句。例如,形容攀岩时的紧张可以说“我的心像怀揣着一只小兔子,在胸腔里疯狂地跳动着”;描写手滑时可以说“我的手就像湿滑的泥鳅,从岩石上溜了下来”。这样能使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 补充环境描写:在文章中适当增加对攀岩区环境的描写,如“攀岩区的岩壁高耸入云,仿佛在向我挑衅。周围的防护设施坚固而可靠,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阳光洒在岩壁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让整个区域充满了活力和挑战的氛围。”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景,增强文章的整体氛围。

3. 深化心理描写:在攀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部分,可以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比如在成功登顶后,除了自豪,还可以思考这次经历对自己未来面对困难时的态度会有怎样的改变,或者从这次挑战中领悟到的一些关于自我突破和成长的更深层次的道理,使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

关联导航